撰文 | 徐戈 编辑 | 江滚滚 爱盈利是社群媒体,讲述社群故事,传播社群理念,分享社群运营经验,探索社群商业模式。 “150”是著名的邓巴数,即人类有效社交人数上限约为150人,“幂”指乘方。“爱盈利”寓意,社群能有效突破150的邓巴数限制。 本文作者徐戈,网络营销魔法师,互联网项目操盘手,多名大V幕后运营策划推手。微信公众号“老徐有话说(daai1024)”。 本篇侧重说社群运营路上的一些天坑,希望引起大家对一些板块问题的重视,这关乎要不要做社群以及社群的生死。 大多数人自己身边有一票人之后下意识就是拉个群,全然不管三七二十一。 所谓社群定位,核心的无外乎本群是什么,要干什么,盈“利”(这个利不仅是经济利益)模式是什么,如果把社群当做一个项目可以说定位工作相当于后端变现机器的架构过程。 一切定位不清晰的社群都是瞎折腾。90%社群蹩脚走不远都根源于此,甚至后续洒家指出的另外几个坑也是这部分的活儿不到位导致的。 定位部分中的运维目标(就是图什么也即是上文带双引号的“利”字)又是重中之重,这是社群发起者的动力源泉。 运维目标这块坑杀的主要有这些对象—— 第一类人,下意识建群,看到手头人一多就有股子把他们圈一块的冲动。这是纯小白的阶段,甚至对社群缺乏基本的感知,以为拉个群凑一伙人就是社群。 第二类人,对社群有一定认识,但是对利的算计不够或者不全面,导致中途熄火,撂挑子。能到这一阶段,起码对社群营销有一定感知了,但由于对社群缺乏足够的洞察,常常在玩社群这块虎头蛇尾,群总是灰溜溜就没了下文。 要想跳出这个深坑,必定要下一番功夫,除了经济利益的算计,还得算计量,同时还得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点,最好做到一件多雕,一个动作多个维度获“利”。 上篇曾多次提到,社群是一个精力密集型的玩法,必定要用来做高附加值的事。最大化社群的价值迸发主要两个思路,一是起手大,一次吃个饱;二是细水长流,最终也不是个小数目。当然最佳的算计当然是起手大又细水长流。 上面这个稍稍玩过几个社群的人都不难理解,但这并不是社群生死的痒痛处。 道理摆在那,更要紧的是怎样实现理想状态,也就是如何做才能起手大又水长流。 这块就是社群价值涌动供给机制的设计。组织者有运营图“利”目标,社群成员也有自己的图“利”心机,凡事都讲究个意图,其中要紧的是如何让凑一块的这群人互相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 除了群组织者的养料的供给,群成员对群主(乃至群成员之间)的价值供给同样重要,社群这台戏冷落任何一方都没得玩。 这就能解释为啥有些人明明在某一板块有很深的造诣但死活做不好一个社群的原因——有时候也许是碍于莫名其妙的理念(例如赚钱不是个体面的事)为自己图的“利”太少。 群组织者得不到满足的社群死得最快,而收费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强心剂,有时候你的群死了,很可能是你没收钱或者说钱收少了(钱是各种好处通用的交换媒介)。 从洒家这些年玩各色社群的经验来看,群门槛的设置有很大部分都会转化为群组织者“利”的满足,例如收门槛费直接转换为经济收益,禁止广告节约了管理上的精力支出,统一群某些方面的行为准则可以满足群组织者的某些情怀诉求。 一个有本事(有本事的意思是有能力为群成员提供价值)并且得到满足的群组织者才会有动力去给群成员提供五颜六色的利益点。 人们常说的群死了,与活跃与否没有啥直接关系(天天瞎鸡巴刷图,瞎扯污染信息流那简直是谋财害命还不如闭嘴,只不过死掉的群也会有不活跃的皮相罢了,那你能说人睡着了就是死了吗?),实质上是群内的价值供给链条断了。 一个真正有能耐的社群操盘手,不但要懂得爱护群友给他们提供价值,同时还得设计一套玩法让群友也“爱护”起群主来。一般人这个物种都倾向于当吸血鬼,社群玩法设计的精髓在于明确各自的边界,互相尊重,互相提供价值点,并让这些基本原则成为社群成员的共识。 如果一套社群价值涌动机制搭建不起来,那只能是以下结局 ——社群成员没得到好处,群发起者高投入低回报甚至惹一身骚负回报。 典型症状: 瞎活跃,离题万里,信息流价值低; 打广告,乱规矩的状况频出; 面对群内的各种争执,甚至是冲突,群主无所作为。 世面上99.9%的社群都是乱糟糟的,发起人觉得搞成这毛样自己SB,进群的人也觉得自己SB,这么垃圾的群咋TM我进去了。 跳出这个坑,洒家给以下几点思路—— 你够牛叉的话收钱是最妙的门槛,除了能很大程度给足动力,交过1W块群成员打死他也不会进来刷小广告(为了让群更好地活下去,收钱吧,不过如果你是忽悠配不上那门槛费,人民群众就会搞臭你)。 除了让人割肉能造坎,立规矩也能造门槛,例如对价值观,行业,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的一个设限,进一步筛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臭鸡蛋。 2,社群搭建起来之后,明确日常游戏规则(某种程度社群是这些规则定义的)。 社群游戏规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社群玩法方面的章程,例如群的价值释放方式是线上YY还是线下聚会;其二是一些纪律,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例如不能打广告,不得私自拉人。 社群游戏规则充分考验的是社群发起者的功力,这一块只有大概的框架,千人千面绝无可完全复制的可能。 这也充分体现一个社群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拿对推广需求的疏导来讲,一般人可能只会禁止人家发广告而不给其他出路,而在洒家群里不是不让推广而是对姿势有所要求。 示例:本群唯一推广手段就是分享价值,用你的牛逼去征服群友,人家自然会来加你,一进群就开机器扫荡一遍,这种人我会全网拉黑,一点都不体面,是我就没脸说自己是玩互联网的。 诸如此类的细节数不胜数,搞一个社群跟做一个企业如出一辙。 真正把群成员当爷看待的行为是把社群做好,价值点充分涌现而不是面对乌烟瘴气的各色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倒是个棘手的活,其一看你的干预占不占理,其二看你有没有刚正面的那股子气势。 洒家能给的建议是,要想有序就得赏罚分明。 群在价值释放完之后没法做到善始善终,有可能群的价值已经输出不少,但在群解散是缺少一个对群成员的妥当交代。 多做几个群,但凡有点经验就能掐出个价值释放完毕的时间点,然后在建群开始就跟大家说明白,这非常重要,事情提前说好,也许大家也许只会恋恋不舍而不会胡搅蛮缠戳着你鼻子骂丫的怎么把群解散了。 社群达到运维目标完成使命就可解散。 就算这个群是终身制的,长期的,洒家也觉得一年一次也要换个面晒一晒,否则群的价值供给链条将大受影响。 例如发个公告告诉大家旧群会解散,大家入新群的话只要联系一下群主,如果说有些人连这个都懒得响应,就这个成员放弃了群,而不是群不要他,逾期重新入群的可以叫他进群发个红包嘛,皆大欢喜。 群解散这个事千万别死拖着,完事了就解散,你们想一下,长大了连妈的奶都要戒,何况一个群。 上面揭示的四个坑遍布社群搭建始末,自觉笔笔切要害,字字见良心,希望能给走在社群运营路上的朋友一些启发。
上一篇 引爆社群背后的奥秘:社会动力学
论心思,有多少 icon 经得起放大来看?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287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2017年,头部自媒体大号的大佬在焦虑哪些问题?做哪些尝试和创新?2017年,头部自媒体大号的大佬在焦虑哪些问题?做哪些尝试和创新?本文作者花了5天时间跑了北上广等6个城市,拜访调研了21位头部自媒体人,并写下了这份关于城市自媒体账号、营销号和原创号....
本文来自公众号:三节课(ID:sanjieke01)作者:郭佳佳这段时间,朋友圈的人又遭遇“中年危机”了,从黑豹乐队的保温杯再到公众号@36氪发表的被多个平台转载的文章《人到中年,职场半坡|深氪》,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中年危机”都会被人拿出来讨论一番....
本文来自公众号:媒介360(ID:imedia360)作者:Kant短视频风口,火了两年,炒热了一波又一波的新概念,这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MCN”。时间点回到去年,短视频创业团队的开场话术是,“我们是一个专业的PGC制作团队,全网播放量已经达到了....
春节过后,营销人又要回归追热点勤借势的苦逼日常中,然而经历了一个假期的胡吃海喝、夜夜笙歌、放飞自我来到单位的你发现年前那个元气满满的自己已不复存在,被名为假期综合征的恶魔所支配。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开年本该是大展宏图的时刻,可不能因为一个....
我的朋友老蔡是新华社记者,他去北京采访首富王健林后,回来发了一条朋友圈,说首富问他,你以前常写评论。他说,以前青春年少,不知天高地厚,还敢指点江山,现在年龄大了,知道自己的小,不敢写了。但是我就写了,因为在自媒体这个领域里,大家都是小学生,不过是有的....
又一奢侈品牌推出了小程序。MICHAELKORS今日正式上线奢侈品行业首个服务类小程序——【MICHAELKORS】。随着越来越多奢侈品牌试水微信小程序,小程序的应用潜力正在被不断开发,并刺激奢侈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活跃度。MICHAELKORS目前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