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与人群今天,和大家讲讲有关社群的话题。我觉得,中国人的造字能力是非常强的。你看,我们讲社群,关键在于“社”字。“社”这个字,最开始的意思是土地,是土地公公。在古代,有很多祭祀土地的寺庙,老百姓天天供奉着。所以,通过“社”这个字,我们就知道社群,它本身就带有某种共性、信仰的东西。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社群,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共性信仰。关于社群,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在一起吃个饭,这是不是社群呢?当然不是,这是人群。社群和人群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说,这是一个胖子想要减肥的社群,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那如果换个说法,这是一群想要减肥的胖子,着重强调个体,这就是人群。社群,是有一定共性和目标的。 另外,我们区分社群和非社群一个很核心的东西是,能否创造价值。社群一定具备了创造价值的能力。当然,这个价值指的不只是钱。那么,社群能够创造什么价值呢?其实人与人的链接,不是在互联网时代里才出现的。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最开始有社群出现的时候,人与人的链接就出现了。 我们不妨将时间倒退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孟尝君。他有个特点,就是朋友很多。这些朋友天天在他家里吃饭,住下来。有的人不解,孟尝君养这么多食客,这么多酒瓤饭袋有什么用?最后,孟尝君出事逃跑的时候,他的食客们帮了他。在那个年代,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吃饭、喝酒,这就是早期社群的雏形。 社群创造人与人的链接关于人与人的链接,有一点很关键,就是交互。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各种不同的社群中,怎么看待交互?如果我们认为交互就是每天打开微信群有999条信息的话,那你和这个群基本没啥交互。我们刚才举的孟尝君例子,他的交互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就是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 互联网来了,究竟是让社群变得更有价值了,还是反而变得没价值了?这是大家可以思考的东西。大家有那么多微信群、qq群,但是仍然会觉得,人与人没有变得更近,反而变得更远。甚至有些时候,社群是丧失价值的。交互一定是多维度,多种形式的。在交互的过程中,要能够让里面的人互为链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也许你今天的需求恰巧是别人的问题”。所以,链接就能让他们之间互通。 社群成就粉丝经济社群好的地方,就是社群能成就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