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起多大作用。
那么占据外卖市场份额超过60%,主打本地生活的企业应该对社会肩负什么样的责任,体现什么样的价值呢?在美团自身的理解中,其企业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美团的业务涵盖餐饮、外卖、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电影、休闲娱乐等200多个品类,在吃喝住行上与人息息相关,确实做到了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便捷。但是“生活更好”这一点,美团真的做到了吗?或者说,在美团的发展路线上,让大家生活更好是否还是它的主要方针?
2021年1月11日媒体报道,有美团的用户指出,自己没有申请、没有实名认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了金融服务即“美团月付”,欠款一百多元。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网友表示,“自己使用美团单车也被开通美团月付,1.5元都给我贷”;还有网友称,“打车居然也是这么模式,就差2天到期”。这个美团月付逾期是会在征信中体现的,这让很多美团的用户很闹心。
除了美团月付,美团在2020年7月29日取消支付宝支付也让用户感到不满。大部分用户表示,用什么支付是消费者选择的事情,为什么美团做决策不把客户的感受度放在第一位?
为什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美团,会在取消支付宝和推出美团月付这两件事上如此强硬?这二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一屋之下,岂能容二夫?
月付是美团在2020年5月29日正式推出的功能,两个月后即7月29日,美团取消了支付宝支付。那么是否表明,美团取消支付宝支付是为了让月付上位呢?
为什么美团取消支付宝支付后,会有那么多消费者反对?并非是用户对支付宝有使用情结,非它不可,而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没有花呗“点不起”饭。而月付的本质就是一种小额借贷,当消费者没有其他选项时,美团月付上位自然就顺理成章,更别说美团月付还有大量优惠,甚至能抽888元红包。
理想虽好,但美团又一次低估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无论是诱导性开通月付还是不征求消费者的意见强行取消支付宝支付,都让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当一个以服务为主的交易型平台,做出伤害消费者的决策时,不是蠢就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而美团显然是后者,因为打造千亿金融这件事,美团CEO王兴已经想了5年。
2015年美团就提出了打造千亿资产规模金融事业的愿景,并在2016年9月~2018年2月,先后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小贷牌照、银行牌照以及保险领域的牌照,想以支付为基础,逐渐完善金融生态布局。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团为了推出支付,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尝试性取消部分用户的支付宝支付,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抵制,随后美团重新上线支付宝,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2020年美团不仅取消了支付宝支付,还上线了对标支付宝花呗的美团月付,足以可见美团进军支付领域的决心。
为什么前两次都是小打小闹,而这次美团的举措这么强硬呢?美团月付的这种“误导性”开通手段,可不像是一家市值1.82万亿的企业能做出来的,更别说饿了么还开启了百亿补贴抢占美团的市场。什么样的底气能让美团无视强大的竞争对手与消费者的抵触呢?
壮大的自身与时代的机遇让美团看到了千亿金融的希望。
据美团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美团已经拥有超过650万年度活跃商户和4.8亿的年度交易用户,截止去年9月底,2020年累计超过400万名骑手通过美团平台实现就业增收。虽然距微信和支付宝在用户总量上还有差距,但拥有庞大数据和用户画像积累的美团已经有了底气去搭建自己的支付通道。
其次,重启支付大战的机遇已经到来。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Q4,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分别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55.10%和38.90%的市场份额,两者共占据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94%。在两座大山的压制下,单打独斗是没法打破僵局,抢占市场的,需要众多新秀齐同协力一起大乱战。
据天眼查显示,2020年2月,拼多多并购付费通获得支付牌照,并且在9月份确定成为2021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试图效仿2014年微信通过春节红包抢占支付宝市场的老路。2020年9月,字节跳动和携程也分别获得了支付牌照,11月快手收购易联支付,获得支付牌照。
支付大战似乎又有重启,那么作为早已获得四张支付牌照的美团,没有理由缺席,甚至还要抢先动手。推出美团月付,2个月后取消支付宝支付,一切都显得合理了。盘子就那么大,容不下两个相同性质的“产品”,一屋之下,岂可容二夫?况且屋子本来还是美团的。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企业都想进军金融领域?美团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美团月付只是敲门砖,心之所向在金融
微博有微博借钱、支付宝有花呗借呗、腾讯微粒贷、今日头条有放心贷、视频平台网购平台都有类似的金融业务,似乎互联网企业的尽头就是金融,都想成为金融公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C端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有限。
C端流量变现主要有四种:广告、电商、游戏和金融。广告变现没有门槛,但利润上升空间有限,比如微博。电商和游戏需要一定的门槛,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适合。而金融,不仅不挑客群,而且利润空间极大。
1.心牵梦绕的千亿金融梦
融360曾公开数据,中国使用消费贷款的人群中,近半数都是90后,在亚洲同龄人中排名第一。新浪VR的《2019年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中显示,全国1.75亿90后,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负债率(平均债务收入比)41.75%。
蚂蚁集团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以花呗和借呗为主营业务的微粒贷科技平台,2020年上半年营收285.86亿元,贡献了蚂蚁集团近40%的营收。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此大的利润空间是无法割舍的。对于美团来说,游戏变现渠道太难,广告渠道变现已经没有了太大的上升空间,只剩下电商和金融,而想要打通这两条流量变现渠道,似乎都绕不开支付。
支付这个动作包含了用户的账户、购买物品、价格档位、消费频次等, 同时也能获得商家的销售数据,资金占用情况和需求。当场景足够多,数据足够完善后,美团就能从支付过渡到信贷,从保险到财富,逐渐实现千亿金融的梦想。
2.除了金融收入,掌握支付还能避免受制于人,节省通道成本。
作为交易型平台,用户在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时,美团需要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道费”。王兴已经不止一次公开吐槽“支付宝的费率高得不合理”,“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比支付宝多,手续费也比支付宝便宜”。
现在第三方支付沿用银联清算的分配机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一样的收费标准,最高的行业通道费是千分之六。如果美团有了自己的支付,便能省下大量的通道费。
同时,有了自己的支付渠道,还能避免数据泄露,受制于人。比如京东,虽然取消支付宝的接口会将大量潜在消费者拒之门外,但京东不得不舍弃。美团如今的境遇跟京东差不多,阿里近几年在本地生活上的布局越来越活跃,美团自然要对其防范。
3.一加一大于二,金融能反哺美团的主营业务
外卖是美团的基本盘业务,虽然我国外卖产业交易规模一直在持续快速增长,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但外卖用户群体已经趋近上限,甚至出现了下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8亿,外卖用户规模小于2018~2019年。
交易规模扩大,但用户规模却在减少。除开疫情的影响,面对这种反常的情况,美团想要继续提升业绩就需要在提高核心用户成交量的同时,扩展新用户,而月付就是一种很好的提升手段。
据美团官方披露,在美团月付试运营期间,月付用户的美团订单量平均提升20%,交易额平均提升超15%;在用户开通月付六个月后,月付支付在其个人消费金额中的占比相较开通首月,平均可提升超六成。并且在下沉市场,三四五线城市用户的月付开通意愿和还款表现甚至比一二线城市用户还要好。
除了能增加用户的粘性,美团还能通过交易数据获悉商家的运营情况,为商家提供精准借贷,将其捆绑在美团的体系内。内可防范阿里本地化入侵,外可进军电商行业。
结语
无论是金融流量变现渠道的巨大利润空间,还是反哺自己的主营业务,打造属于自己的支付渠道是美团战略布局的关键点。但想要实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今金融领域已经是存量市场,以吃喝玩乐的高频小额支付场景做为切入点去做支付,确实能大大提高用户的粘性和转化率,但前提是需要打破支付宝对用户的“封锁”。相对于支付宝的多维度支付场景而言,美团的体量并不足以吸引用户,试图用优惠券打开支付大门的方式,云闪付也已经尝试过了,但效果并不那么明显。
其次,美团还有面对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等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而且互联网金融早已告别了野蛮时代,网贷监管政策愈加完善,美团想要从此分一杯羹的难度大大增加。
虽然相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美团有很大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并不是碾压式的,美团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已经许下五年的千亿金融梦呢?
-End-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