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你的产品为什么用户说玩不来?为什么新用户使用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些问题都是用户对于产品缺少认知带来的,那么是什么在构建用户认知呢,本文聊一聊加强用户认知的小技巧。
你的产品为什么用户说玩不来?为什么新用户使用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些问题都是用户对于产品缺少认知带来的,那么是什么在构建用户认知呢,本文聊一聊加强用户认知的小技巧。
什么是用户感知
我们会有用户认知的判断,是指用户对产品的感知,这个定义具备参数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强,认知薄弱,缺少认知。
我们往往用产品的核心功能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被大家喜爱,是否对用户有粘性,其实这种看法有局限性,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某种程度上而言,用户流失的动机是因为不会使用,不清楚这个产品的用处,而不是产品不好用!
如今市面上很多产品的1.0都过于臃肿,而且用户使用的app数量比较多,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会造成这样一种场景。
A用户下载了一个新上线的APP,翻了两三个页面后,发现这个APP和另一款产品是相同的,因此A用户得到一个结论,这个APP也和之前的一样不好玩,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款新上线的app仅仅是前面三页和另一款相同,除开这三页以外所有功能都是不一样的
能够提升用户感知的技巧很多,下面分享两个提升用户感知的技巧
一、正确对待用户的初次使用体验
像之前提到的场景一样,不要想着解决用户所有的问题,并不是把用户所有的问题都解决,用户才会对产品的核心功能感兴趣。很不幸的是,因为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导致不少产品的1.0版本做的很重,以至于干扰了核心功能的体验。
对于产品而言,每个阶段的用户有不同的诉求,对于初次使用的用户而言,我们只需要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告诉用户能为他解决什么的问题。
做出来的产品不能强求用户第一次使用就“会使用”,而是要让用户初次使用,就“明白”这个产品的应用场景以及设计时想要达到的目的。
用户在下载一个app时,是会有心理预期的,通过产品介绍,截图,或者产品分类会有一个模糊的判断,一旦产品的表现方法和我们的介绍有冲突,就会有一种被撕裂的感觉。正如你正在看一部爱情电影,看了一半了,你被感动的稀里糊涂的,然后出现了一只怪兽,把女主角给吃了的感受一样,除了懵比,你内心好似一万只草泥马奔驰而过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介绍要和产品功能一致,不要盲目的抓关键词和热点。除了尽量避免与预期产生冲突的因素以外,关于用户的初次使用体验,还需要注意设计图的调整,引导流程在目前的教育作用极其微小,大部分用户是没有耐心去引导图的内容,并且引导图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引导流程更重要的是给用户一个“ready GO!!”这样的心理感知。
那么当开始起跑的时候,请务必留意跑道的畅通,你需要思考新用户可能产生的行为轨迹,也就是我们产品的线性结构,务必保障核心业务的通畅。
拿图片社交类产品举例,请务必保障两条线路的畅达
●图片列表-->图片详情-->评论或其他操作行为
●上传照片-->选择照片-->上传成功-->结果展示
绝对不存在一个产品有多条核心业务,即使强大如微信和QQ也是相同的逻辑,用户一定是一层一层筛选的,100%的用户都是核心业务的受众,以此为基础,会有60%用户是特色功能的受众。
务必将核心业务做的显而易见,简单清晰,切忌将一些所谓的特色功能,玩法性质的功能干扰了你的核心业务。
再如滴滴打车而言,对于乘客而言,设定路线-->叫车-->乘车-->服务结束 这条核心业务是最优先的路径,其次才是选择服务类型,诸如快车,租车等等一系列的个性化服务。
二、抓住用户行为的缝隙,利用停顿空间
所谓的产品缝隙,是指用户两个行为之间短暂的停留空间,比如页面的跳转,数据的加载都会有1-2秒的停顿时间,
关于停顿空间的运用原理,其实质来源于线下的广告思维。
在现实中,能看到很多线下广告形式,商场广告,电梯广告,地铁广告,公车广告,这一系列广告实际利用的是“等待空间”。
当由上一个动作切换到下一个动作这过程的这个停顿时间,称为产品的缝隙,在这个状态里,用户基本是处于“无聊”“神游”的状态
地铁广告的原理在于,乘客在等待列车进站前的“停顿空间”,在这个状态下,乘客往往会期待可阅读的内容用于安放自己的眼睛,
电梯里的广告则是捕捉的“进”与“出”两个状态之间的停顿空间,任然是提供乘客一个“可阅读”的内容,安放自己的眼睛。
当这个原理被搬到线上来使用时,就出现了“产品缝隙”的利用。
最为频繁应用的是在游戏领域,页面的切换和信息的加载都会提示一些游戏的技巧、功能,甚至会做信息的轮播。
部分app也正在使用这样的技巧,不经意间,在用户没有感知或者排斥的状况下,会给用户产生一些基础的认知教育,多次使用的情况下,就会如同油漆记忆法一样,将这样的暗示刷的深刻,清晰。
我们所谓的产品缝隙,是指两个行为之间短暂的“停顿空间”,因此不仅仅是页面的切换和信息的加载这类比较明显的产品缝隙,还有很多是可以视为停顿的空间。产品缝隙的本质任然是“停顿空间”,不少功能都在营造停顿时间。
最常见的营造停顿时间的方式有,弹出框,内容被消费完。
a、弹出框
弹出框这类功能,本身是在一个流程的使用场景里,是属于硬性打断用户的使用。因此,每一个弹出框都会营造一个停顿时间,比如当用户点击退出按钮时,我们会以弹窗的方式提示用户确认退出,真正的意图是希望打断这样的行为。
当出现弹窗的状况下,就等同于场景被打断的“停顿空间”,而这也导致将原本1条线性的逻辑,中间折了一截,形成了上一步与下一步的“产品缝隙”
当然不要很强硬的去干扰主要的弹窗内容,只需要以水印或者备注的方法增加一些你想要传到的简短信息即可,
比如关于产品的使命,定位,口号,宣传语这些定义性,可以使用的范围很广阔的话语,
b、内容被消费完
什么场景下,用户会留意到常驻的不起眼的角落呢,内容被看完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种基于结束的停顿空间。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
在看一篇公众号文章,假设这篇文章内容还不错,我们将它阅读完后。在这样一个场景里,一般会延续内容的阅读性,将它的附带信息也看了,比如有多少人赞赏,都是哪些人赞赏了。
这并不是因为用户想要去消费关于赞赏记录的内容,而是源于“内容被消费完”这样一个状态产生的“停顿空间”,会让遵守基于“停顿”而产生的“寻找可阅读的内容”来安置自己的眼睛这样的潜意识行为。
除了微信的赞赏,像是资讯类的媒体,通常会添加到的文章底部的其他文章推荐,也是基于“内容被消费完”这样的“停顿空间”。
基于类似的,这种基于“内容被消费完结”而产生的“停顿空间”,其实质是属于,“当前内容”到“下一个阅读内容”的产品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