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志刚
"谢邀,刚下飞机,利益相关,匿了。"
知乎十年,早已没有最早的严肃。这些让人一笑的段子,似乎多少也有些许的嘲讽味道。
曾几何时,知乎绝对是获取专业知识的有力武器。如今,或许还有很多人通过其获取知识,但大部分人待在这个社会化问答社区想必只是讨论些新鲜事罢了。
据"BT财经"独家信源报道,知乎正在撰写IPO报告和上市申请书,知乎暂无回应。对于很多人而言,知乎谋求上市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不知道如今的知乎会如何给投资人定义自己。
一个鼓励认真生产、消费知识的社区?还是一个热点讨论的社会化媒体?亦或者,一个情绪宣泄寻求共鸣的入口?
每一款成功产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难题,透过知乎十年的发展历程,或许我们能够对知乎的选择有了更多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大风起于十年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知乎的故事,开始于2010年,但真正爆发走进更多人视线或许是李开复和知乎走在一起的2011年。
那两年,有人开始逐渐下沉,譬如门户网站,譬如当当。而有的人却也开始了自己的高光之旅,譬如比知乎早一些的美团,比它晚一些的快手,也是现在投资知乎的公司。故而有说法称,当下许多领域炙手可热的科技公司许多都诞生于那几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就像《激荡三十年》中描绘的:"在科学史、艺术史和商业史上,当一个流派或国家正处于鼎盛的上升期,便会在某一年份集束式地诞生一批伟大的人物或公司。这个现象很难用十分理性的逻辑来推导,它大概就是历史内在的戏剧性。"
移动互联网出现,这无疑会是这一商业历史戏剧的又一高潮。信息的大爆炸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得到提升,但获得有效知识的效率却依旧困难。于是,定位是高端、专业垂直知识问答社区的知乎便孕育而生。
关于知乎对的成功, 在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总结看来抓住的其实是两点:第一是做好克制,积累高质量用户,第二是知识获取社交化。
第一步,做好克制,积累用户。
克制是很多创业者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资本诱惑需要克制,规模扩张需要克制,用户增长也需要克制。
刚成立的知乎,其提供的最基本服务就是提问与问答,那么拥有大量优质回答就成为知乎的平台核心。在产品运营的初期是通过"邀请码+实名制"的形式注册,据了解,邀请码一般只发给那些具有某些领域专业素养的人,这就意味着平台汇聚的一定是足够专业的人。而他们发出的邀请码也一定是给同一圈子或者同一体量的专家。这种用户增长层面的克制,是知乎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基础。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3月,知乎用户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7%,职业人群占75%以上,收入4000元以上的用户占60%,目标用户城市画像主要集中在为一、二线城市。
结合当时知乎的用户基数推断,那时候的知乎真的是汇集了不少高学历人士,慢慢的,知乎开始吸引大批优质用户加入,并形成了以知识分享讨论为核心的社交网络。这些优秀的人又吸引更多同类人群加入,平台进入一个良性生长态势。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过如此。
第二步,知识获取社交化。
百度知道为什么没能成功?答案就是太杂了,不少人都提到过,百度知道的本质依旧是搜索而非专一的问答。
而当时的知乎更像是加强版的"百度知道+百度贴吧"。它有百度知道的问答属性,但比百度知道更垂直、更深度。知乎有贴吧的社交属性,发帖、跟帖、私聊、点赞、评论,但相对于贴吧,内容更垂直、专业,交流群体层次也普遍较高。
社交性,这就意味着在知识探索与分享的过程中会有更多有趣的共鸣。
相比较而言,百度也好,维基百科也罢,只是知识的"快餐",它能满足80%的用户需求。剩下20%却不是"快餐"可以满足的了,需要"厨师"用心去"烹饪"。
从纯粹性来看,那时候的知乎,创作者就真的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认真写出自己的答案。渐渐地,真正肚子里有东西的人慢慢发展成意见领袖,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知乎大V。
在信息快速膨胀的时代,我们需要知乎这样一款产品给大众做信息过滤这件事。
对于大多数而言,当时的知乎其实是像是一款"工具",一款难以替代的求知与分享工具,这一定位也决定了知乎没有其它工具产品那样的内容化难题,所以不会用完就走,而且强社交属性也保证了产品的活跃度。
二、枪响的201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015年,在很多对知乎有情怀的人的眼中,知乎的改变似乎就从那时候开始的。
在那之前,知乎用户滚雪球式的上涨,各种原创内容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摆在彼时知乎面前的是一条叉路口:一条通向横向扩张,另一条通向纵向延伸。
显然,知乎选择了前者。
关于这一时期的知乎,自媒体号判官老司机在其《谢邀,这是知乎,刚下神坛》一文中这样描绘:"2015年前的知乎,内容生产者答题费时费力,还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全靠"为人师"的代入感和快感支撑。这类用户一旦受到杠精和喷子攻击,极易受到冒犯,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大批老答主离开知乎,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
于是,这才有了后来的企业入驻和机构号,而这似乎正是知乎不再纯粹的开始。
2015年,知乎设立了企业蓝V,具备品牌营销价值,已不再是单纯知识的求疑与分享。次年,知乎又推出了机构号,邀请知名机构进驻。这些举措或许为其盈利提供了方向,却可能对知乎过去坚守的产品调性带来伤害。
知乎还是那个不少专业人才眼中的宝藏地带吗?或许"逼乎"这一坊间称号出现足以说明问题。
每一款成功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产品"图腾"。对于知乎自身而言,它觉得自己还是那个鼓励生产以及知识分享的社区,但从多个维度来看,知乎发家的产品图腾已经开始稀释。
*知乎破圈,层次稀释
虽说从知乎开放注册开始,用户参差不齐本身就是预料之中的事。就就像此前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猛烈增加,素质却参差不齐一般。知乎爆红涌入太多的人之后,同样也要面临不同层次人的信息分享与交流难题。
艾瑞咨询2017年对知乎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本科学历占64.5%,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5.6%。一方面,本科生本身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结合当时知乎用户基数来看,知乎的用户画像开始囊括更多非高校人才。
当不同圈层人汇聚在一起,矛盾发生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从知识分享社区到社会化问答社区
过去知乎只是小众化的精英聚集地,但现在更像是社会化热点的讨论集聚地,在社会化媒体属性方面比起微博热搜也不遑多让。这样一来,用户活跃度、参与度会更高。但与此同时,知识本身应该是严肃的,而社会化却有不少泛娱乐化的成分,二者其实是不搭的,于是我们在其它平台经常看到的喷子、键盘侠、杠精开始频繁出现在知乎各个问题下面。
这时候,对于严肃、严谨、严格的专业老牌答主而言,除了"秀才遇到兵"的无奈以外,也有"竖子不足与谋"的疾呼,流失或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免费社群式微,知识付费兴起
如果知乎还是原来的知乎,还有那么多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那么何来知识付费的兴起?
2016年在很多人眼中是知识付费的元年,"白嫖"惯了的互联网原住民,一下子难以接受,这条赛道饱受非议也就理所应当。但借用某知名作家一个看起来抬杠时提出的论点:"你可以不喜欢但请允许它存在。"知识付费既然出现,这反映的本质依旧是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也就是说,知乎已经满足不了很多人的求知需求。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成员过去也采访过一些创业者、程序员、企业高管,不少人会选择罗振宇的得到以及其它一些付费知识分享平台。
连续创业者闫浩(化名)很早之前也是知乎的重度用户,可如今,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快忘了自己知乎上还有几万粉丝。平时工作会很忙,但在得到持续学习消费超过两万元。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成员Tracy问及他知识付费是否只是缓解焦虑时,闫浩这样讲道:"如果只是缓解焦虑,付费寻求专业知识就像止疼片,时间长了就没什么作用了。之所以会一直坚持付费学习是因为我真的能在上面学到不少东西。不只是课程有收获,下面评论互动也有收获,在我心里它已经取代过去知乎的地位。"
在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看来,内容泛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所有内容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知乎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从知乎专栏、知乎日报、知乎周刊,步伐似乎有些快了点。尤其是后来的热榜专题,针对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生活痛点、行业知识、校园职场等内容。知乎已经从内容社区转变成为个人与集体讨论的社会化媒体,那么知乎如今是否还有资格高举内容和知识的大旗呢?这一点或许见仁见智了。
2015年前后的知乎,开始自己的持续破圈之旅。当时谁也不知道故事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但接下来时间告诉每个人答案,那就是:失去的图腾与稀释的芳华。
三、知乎的当下之年: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现在知乎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社会化大众情绪的宣泄入口,早已不是什么信息知识分享平台。偶尔登录只会看到各种情绪化的提问,例如对某件事怎么看,对某个人怎么看等等,这算什么知识?和过去发个帖有什么两样?"
在问及现在对知乎的感觉时,一知乎曾经的大V这样对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讲道。言语中,多少也流露出他对当下平台调性的不满与惋惜。
根据天眼查app检索显示,2019年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F轮融资,总额4.34亿美元。已经进入F轮的知乎,似乎的确到了必须上市的节点,接下来要想获取更多融资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和知乎融资状况比较像的也只有滴滴,今年关于滴滴谋求上市的传闻一直都在流传。从这个维度来看,知乎谋求上市的传闻其实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想要谋求好的市值,就必须抬高自己社会媒体地位。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知乎虽然有些微博化了,但却要承担微博没有的压力。
微博的社会讨论其实是浅尝辄止,而知乎上确实长篇大论的深入交流,有时候不免会让人担心。因为任何形式的UGC内容社区,都需要警惕内容层面的"失控"。海量用户涌入后,发言门槛低,导致什么样的内容都可能出现,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就像之前的小红书就因内容问题被下架,快手也曾因为野蛮生长的内容被认为土味、内容质量差等。
而知乎作为一社会属性强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很多用户看起来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一旦出现热点话题,在知乎上立马会有人提问"关于某某某,你怎么看?"
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很多问题尚不清晰就在知乎上展开评论联想,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错误、带节奏等现象。提问、回答是用户的自发的不可控行为,这就意味着什么样的回答都有可能出现,以后会不会出现触碰底线的事情呢?这谁也不确定,但知乎确实应该有这样的顾虑。
在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看来,知乎破圈本无错,但它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步子迈的太大。进化这件事,应该是局部的、缓慢的、克制的,而不是摧枯拉朽般的、大范围的。最早的克制,让知乎成为产品克制学的教学案例,而后放开自我的内容泛华,知乎似乎又成了产品核心价值稀释的负面教学。
知乎不是不应该破圈,而是不该在破圈的过程中对发家业务带来伤害。
在这一方面,B站其实是个不错的正面案例。现在B站早已不只是二次元爱好者的世界,汽车、科技、金融、音乐,内容范围非常广。例如科技层面的半佛仙人,原来也是知乎大V,他个人的破圈也代表着B站的破圈。但B站下面每一个圈层都属于一个独立的群体,彼此之间看似处在同一片天空下,却也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
但知乎在"泛化"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太快了,不同内容的关注群体混在一起,好像忘记自己早期做产品时的那份克制。
知乎十年,从克制欲望到放开自我,摘下了工具化的帽子,建立了社会媒体的标签。
不知道最后会出现怎样的走向,但希望知乎到最后不要兜兜转转一圈后发现,那个看起来已经走出聚光灯的知识世界才是自己永远的家。
-END-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