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个话题关注了一段时间了,看了一些帖子,也亲自体验过,因此,就说几点。
这个话题关注了一段时间了,看了一些帖子,也亲自体验过,因此,就说几点。
1. 投入成本问题
从市场了解的方面看,ofo采用的是低成本,迅速占领市场。每车辆ofo的成本在100-200,而Mobike走的是高端路线,每辆成本2000左右。对应资金回流,ofo最低充值20元,且不退还,Mobike需要押金299,每半小时一快钱。好,这里我们来算一笔账:mobike官方说法是,4年免修,也就是说折旧是4年,然后一辆车一天中被使用的有效时间是1小时,如果一天能够有2元进账,那按照一年365天来计算,也就是730元收入,4年就是2920元,好,如果一辆车的固定成本是在2920以下的话(只是理想状态下,比较实际操作的时长应该不会高于1小时),除去其他的支出,这还是一笔赚钱的生意。另外还有一个细节要提,就是每个用户使用者是需要交押金的,押金的这部分沉淀,也能给mobike带来不少盈利。
也就是说,当用户规模达到投放车辆总数的6倍左右,其实就开始盈利了。滴滴的本身的市场规模和品牌,相信带来的网络效应,应该能够达到投放车辆的6倍以上,至于是否盈利,还得考虑其他因素。为什么这么说?网上查了一下ofo的财务数据,感觉有待考证,实际支付次数(讲真,那个车的锁很好撬),每次多少钱都是值得细究的事情。成本回收理论上是100块钱,两个月真的能收回吗?毕竟还没有算车子后期的维修和更换成本等。
2. 流动性
ofo的目标市场是锁定在校园,也就是说在校内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停的,而Mobike的策略不一样是【路边白线区域内】,相比而下,难控制流动性,加上校内是一个相对小的封闭环境,车辆的分布会从投当之初的散乱达到某种动态的平衡,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车辆会有一个稳定的分布。哪里需求多,小黄车就越多,这个过程不需要管理平台主动干预的,这是市场的供求平衡,当然量的投放要合理和调节。而Mobike想要达到这个动态平衡,相对难。由于城市的空间要比校园大太多,需要足够多的用户基数,市场才会趋向这种平衡,恐怕滴滴也是考虑这一点,才没投mobike的
3.综合体现
摩拜单车的成本问题一直被大家所诟病,极低的客单价,较高的获客成本(离公司近才会选择单车)可能会导致前期雷声大,中期获得新用户难,相比摩拜单车,ofo入手成本低,最低充值20元,用户群体集中,都在校园中,密度高(学生寝室和教室),传播方便(集中活动),所以可能ofo发育起来会更快,且孵化于校园,蓬勃于社会的路子也更安全和富有希望。凯撒老师讲的,很有道理,按照当前情况和逻辑,滴滴选ofo不选摩拜单车是很正常的。当然,也不排除是另外一些奇怪的原因,比如ofo的人很能聊投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