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不管个人或企业,都在寻求成本低转化高的运营模式,所以私域流量应运而生,其中社群也是私域流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如果没经验,该如何从0开始建立社群呢?
一、建群前先想清楚的几个问题
1. 建群的目的是什么?
组建社群的目的不同,社群类型就不同。
有基于事件的活动群、临时组的工作群,也有基于兴趣的行业交流群,资源互换群等。事件驱动不如兴趣驱动,两种社群类型下的活跃程度也不同。
建群一定是为了实现某种需求,建群前先想明白为啥要建群,想清楚了很重要。
2. 目标用户是谁?
想清楚建群目的后,再想清楚进群的都是什么人。
为什么是这些人?这些人有何共同点?怎么样在哪里才能找到这些人?
比如有人想转行做社群运营,但是之前没经验,最近琢磨着建个群试试水,提前积累下经验。
基于这个背景,建群可以从自己了解的事情入手:
从兴趣出发。平时爱打羽毛球,那可以建羽毛球群。羽毛球只能在线下打,所以目标用户至少要对羽毛球感兴趣,且地理位置都在一个区域范围内。
从专业出发。职位是财务,那可以建财务群。目标用户至少有财务经验或者对财务感兴趣,至于其它条件,比如行业、职级等可以基于目的再做细化。
此处开始划重点:目标用户至少有3个共通属性,如果想打造高质量高活跃社群,成员本身最好也具有分享精神。
《小群效应》一书中,对社群成员的属性提出过“三近一反”的概念。
3近:① 地域相近 ② 兴趣相似 ③年龄相近
1反:指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
也就是社群成员在地域上越近越好,并且有相似的兴趣和年龄,成员间要有供需或者性别相异这种存在冲突和协作的社会关系。
之前通过对一些活跃群的观察,发现活跃的社群都有一个共通点,群内都有所谓的甲乙方或者工作中的上下游关系。
“一反”非常重要,很多社群管理集中于把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却疏忽了“一反”,导致社群后期的生命力不足。
一个求职群内,都是求职者也不行。大家的问题都差不多,都在问问题,没有人解答,群内还得有面试官、HR、猎头、领导等这种用人方,话题才会有碰撞,群内才会有交流,才会在对话中有成长。
那么“三近一反”该如何应用呢?
以羽毛球群为例,社群成员地域锁定在小区或隔壁小区、兴趣为羽毛球、年龄25-35、性别为反,而且一定要注重男女比例均衡。
财务群可以把地域锁定在北京、兴趣为财务、年龄20-30、工作经验为反。当然在面临真实的建群场景,结合建群目的,属性可以自由调配。
3. 能给用户提供什么?
站在用户的角度问自己:“市面上有那么多群,我为什么要加入你的群?”
豆瓣网技术副总裁耿新跃,从用户行为特点的角度,总结出的用户需求模型。
在思考社群价值的时候,可以对应以上用户的需求点,进行设计然后包装,吸引用户加入。
另外需要了解用户。
之前在《如何洞察用户真正的需求?》一文中提到,通过了解用户的一天来了解用户。另外还可以关注用户朋友圈,看他们的视线都在哪里停留。
他们每天都在关注什么?信息来源是哪里?都关注了哪些公众号?
还有一种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与用户面对面交流,获取数据库中没有,问卷调研也调研不到的信息。与用户直接对话,总能有意外发现。
4. 从何种渠道?
自有渠道:APP、公号、抖音快手等;
其他渠道:广点通投广告、异业合作等;
口碑介绍:用户觉得好,主动推荐给亲人好友。
另外还有一种和口碑介绍很像的的形式,叫产品功能的病毒性。两者稍微有点像,我说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大家就都明白了。
网易云年度报告每到了年底就能在朋友圈刷屏,这种看上去好像是用户自发的,背后其实是产品功能的病毒性。利用用户想展示的心理,设计出这个功能引导用户转发,进而达到推广宣传的目的。
类似的病毒性功能还有支付宝年度报告、QQ音乐歌词海报、微信读书多少天等。
二、想明白了开始准备建群
前面说了那么多,终于可以建群了,跃跃欲试等不及了,但还得注意几个细节。
1. 用户的进群路径是什么?
我之前在《低成本每周增长500人的社群引流技巧》一文中,拆解过用户的进群路径,每一步都尽可能的从用户视角理解,然后优化。
设计进群路径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①用户能不能看懂;②路径够不够清晰。
千万不要低估用户的惰性。
都听说过漏斗模型,漏斗经常用来展示用户的流失情况。前人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路径越长流失率越高,进群路径能短则短。
这里考一个小问题:手机一屏内,为何不能放超过1张以上的二维码?
先自己想,知道答案的忍住别说。
答案是:用微信图片识别二维码时,只能扫出一张。如果扫的那张恰恰是用户不想要的,结果到了这一步,用户嫌剪裁图片再扫码有点麻烦,就放弃扫码了,那用户参与不了就流失掉了。
在运营的活动设计中,不能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2. 进群前的话术引导
跟用户讲清楚你是谁?可以为他提供什么?他可以干什么?他不可以干什么?
要清晰得让用户明白,他可以干啥,不可以干啥,这样进群后他才不会懵,也方便以后管理。
如果是企业这种强运营的群,社群规则更重要,一定要在进群前就明确好。如果日后有用户触犯红线,还可以截图保命,让自己位于高地。
3. 进群后的欢迎仪式
最常见的就是下图这种,提醒改备注,自我介绍。
很多社群把欢迎仪式搞得有点形式化。自我介绍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让群友彼此认识,产生连接。
如果在前面建群的时候,没有按照“三近一反”把同一个圈层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算自我介绍了也没太大用处,因为彼此之间没有产生价值。
虽然欢迎仪式有点被用烂了,但进群后为新人准备的这份仪式感依然很重要。有点像新人入职后,公司组织的破冰仪式,帮助新人快速融入。
常见的欢迎仪式,比如新群友自我介绍后,引导老群友列队欢迎。也可以由群主代为介绍,带个话题,艾特几位相关的群友认识认识,这不就帮新人融入了。
看到这里心里应该有底了吧,原来运营好一个高质量的社群,要花这么多心思。
三、把握住建群后的黄金时间
人和人之间留下第一印象的时间是30秒,而人与群之间,我定义进群后的24H。
(1)进群后的黄金24H
邀请用户进群的时候,时间一定会选在在某个(定期组织的)社群活动的前1天。
如果没有活动,会提前2天在群内组织一些微型活动,让社群提前活络起来,等新人进群后,想方设法给新人留下社群值得留的感觉(错觉)。
(2)进群后的黄金7天(30天)
进群后的7天(30天)也很重要。
为了保证社群长期活跃,需要定期组织一些社群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线上话题讨论,每月一次主题直播/公开课。这两种形式我都策划过,对于社群的活跃还是有价值的。
说在最后:在社群成立之初,一定要控制群成员人数和质量。
《精益数据分析》中提到过驱动创业公司增长的3大引擎,分别是黏着式增长、病毒式增长和付费式增长引擎。
引申到社群上就是先保证服务产品和用户契合后,再搞流量搞增长,然后找到模式再搞规模化。
我见过很多社群,短期内涌进很多人,结果不到3天就死掉了。
建群的时候没想好,急匆匆建了,结果建好后群内没互动环境,大家都只观望不说话。偶尔说话的,可能还是小广告,群慢慢就死掉了。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转载说明】  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及进行处理: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