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锐认为,APP红利即将消失,表现在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增长率开始下降,并出现了类似百度这样的超级APP。
春雨医生正在做一件“疯狂”的事儿:计划把在线问诊功能接入所有其他平台。比如,如果农夫山泉愿意在自己的APP或微信公众号中添加春雨医生在线问诊功能,患者就可以通过农夫山泉的平台实现问诊。
2016年8月初,春雨医生为此专门召开了发布会,久未露面的创始人张锐说,自己思考了一年多,决定“深度挖掘在线问诊服务能力,今后,有需求的硬件厂商、APP、网站、微信公号等均可接入春雨医生。”
2011年7月成立至今,春雨医生称已拥有近50万注册医生、9200多万注册用户、最多每日解决 33余万健康问题。
春雨的新策略缘于巨大市场压力,从去年开始,移动医疗逐步降温,陆续传出裁员、倒闭的消息,APP红利或将消失。
张锐希望将开放问诊平台打造成继医院、搜索之后的第三个医疗入口,但效果仍有待观察。
缘自APP红利消失
这或许是春雨医生的被迫之举。
“虽然今天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春雨医生开始思考开放在线问诊的主要原因是发现APP红利将消失。”张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他解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增长率已开始下降;以及,出现了类似百度这样的超级APP,这对用户使用时间和心智的统治力越来越强,造成APP生态不是自由、分散,而是独裁、集中了。
大概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春雨医生等公司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此时,火热了五年左右的互联网医疗逐步降温,最明显的表现是,曾经一掷千金的投资方越来越谨慎了。
进入2016年,陆续爆出互联网医疗倒闭、裁员消息。
如两月前,网上购药应用“药给力”由于投资方爽约,支持了一个月后宣布解散;接着,互联网护理公司E陪诊创始人岳建雄转投凤凰网;最近,就医160和寻医问药网也大规模裁员。
吸金能力下降则暴露出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盈利弱项,除极个别公司外,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处于烧钱状态,或者收入源于非医疗项目,如为医院宣传策划、举办活动等。
政策收紧也造成部分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收入中断。以北京市为例,春节过后,北京市卫计委禁止公立医院医生使用APP为患者加号,据悉,近期将进一步严打这一途径。
风停了,猪怎么办?市场及政策的变化,促使以春雨医生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必须加快转型。
经过将近一年的思考,张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春雨医生的在线问诊开放给所有愿意接入的APP、PC网站、公众微信号。这意味着,一个矿泉水或卫生纸的公众微信号都可以点开链接到春雨医生问诊平台。
张锐表示:“为什么用户要下载我们的APP才能使用在线问诊呢?有没有可能把在线问诊产品、医生能力释放到市场上需要在线问诊功能的企业和厂商中去呢?我认为是可以的。”
春雨医生希望开放问诊平台可以画出一张更大的饼:医疗的第三入口。
医院无疑是第一个入口,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就诊量达到70多亿人次,平均每天2000万人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成为第二入口,百度数据显示,每天在其网站上医疗、健康访问量超过1亿次。
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和魏则西事件之后,张锐认为,这给了在线问诊成为第三入口的机遇,并将从人与信息的连接转变为人与服务连接。
而这个入口还将继续扩展,春雨医生瞄准了物联网。
8月3日,春雨医生副总裁王建国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下一步,春雨医生将把在线问诊服务接入到更为多样的应用场景中。比如选购药品时,在药店扫描二维码,即可得到春雨医生平台上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又比如,一台智能血糖仪就能直接连接春雨医生的问诊服务。
利益共享,前景待查
然而,老问题又来了,这能赚钱吗?尤其是那些接入春雨医生的APP们。张锐说能,“我们希望共享在线问诊的丰厚收益。”
春雨医生积累五年的数据显示,在线问诊用户中50%的需要买药、20%的用户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化验才能确诊、30%的用户可以自愈。
对于前面70%的用户,张锐认为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从春雨的角度说,我们自己盖医院、做线下诊所,可以把用户需求转移到线下挣医疗的钱。”张锐告诉记者:“还有一个更简明的方法,可以把用户负责任地引导到商家那儿去。”
除此之外,春雨医生承诺,不需要流量、不吸引原有APP等应用的客户,并给予合作厂商补贴。
已有厂商与春雨合作。王建国透露,百度医生、阿里健康、华为、三星、中英人寿、中意人寿、阳光保险等多类企业、平台已经接入了春雨医生的在线问诊服务。
不过,春雨医生开放问诊平台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一家大型互联网医疗公司曾经低调尝试过类似做法,但发现效果不佳。
8月8日,该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之前做过,接入了阿里、百度、高德地图、生命时报等媒体,但流量比较少,并且垃圾流量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