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老邪
来源 | 镭射财经
无论你们现在打得多欢实,等市场培育得差不多了,就该轮到美团来收场了。
“共享经济”,是近些年火热的创业领域。2017年,被公认为共享经济"本命年"。这一年,共享经济大起大落,共享单车、共享服装、共享雨伞、共享健身房等创业项目一拥而上,却又猛然刹车。
作为与共享单车一并存活下来的幸运儿,共享充电宝充分验证了其营收可持续且稳定的逻辑。据腾讯创业测算显示,每个充电宝机柜实际利润在1020-1380元/月,4个月便可回本。
得益于包括租赁、广告、引流在内的多元化收入渠道,“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在2019年成功地占据了超过90%的共享充电宝市场份额。
目前,这个稳定盈利的细分行业,已经被“没有边界”的美团盯上。有用户向镭射财经反映,其在北京某餐厅线下体验了美团充电宝,发现价格比同类产品贵。对于该餐厅此前提供的同类共享充电宝产品,据服务员透露,已于近期撤掉,原因不明。
在共享充电宝烧钱大战告一段落,用户教育完成,行业整体盈利时,美团挥刀收割“三电一兽”的行为,既让作为初创企业的后者面临倒闭或被收购等洗牌风险,也表现出美团意在打造超级平台,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王者的野心。
01
屠龙者变成恶龙
2010年3月,美团作为国内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当年7月,便迎来腾讯入局,QQ团购网上线。当时,王兴感叹,“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10年后,这一反问已变为“有什么业务是美团不做的吗?”
互联网行业的“真香定律”是,巨头往往携流量优势降维打击,“燃烧别人,照亮自己”。后果是,在砸钱换规模初有成效后便错以为战争已结束的初创企业们面临灭顶之灾,行业原有平衡被毁灭。
这一观点在共享充电宝领域得到验证。《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19》显示,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共发生了约30笔融资,其中20笔发生在第二季度。随后,共享经济寒潮来袭,融资数量大为减少,最终“三电一兽”等4家头部企业挺过寒冬,迎来生机。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今年初提到,“共享充电宝公司的现金流比预期要好,头部玩家基本都是盈利的,仍然是共享经济中不错的赛道。”
就在这时,一直悄无声息的美团杀进来,让共享充电宝行业猝不及防。携620万活跃商家、4.5亿用户入局的美团,顺势收割“三电一兽”打下的江山。
有网友评价道:市场已经被教育好,美团背靠强大的商户资源,握住很多商户的流量命脉,很多商户骑虎难下,方法手段太多。
《狗日的腾讯》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尤为贴切:它总是默默地布局、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背后;它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来搅局,让同业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留情地划走自己的那块蛋糕,有时它甚至会成为终结者,霸占整个市场。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团第一次扮演搅局者、掠食者乃至终结者的角色了。美团以团购起家,先后涉猎电影、外卖、酒店、订票、打车、生鲜。共享单车等行业。共享单车一战最为经典,美团在各家烧钱大战接近尾声时,下场收割红利。
镭射财经认为,巨头收割,是对创新领域的一种压迫和摧残。发现好项目的创业公司们去融资,可能被投资方抄袭,努力成功的结果是被巨头盯上,面临打压和吞噬,身价、财产不保。创业的结果,往往不是被收购,就是被干掉,很少有能撑过巨头打击的。这样的创业环境,实在让人心中不安。
02
美团“超级平台”
对于美团来说,在2017年试水浅尝辄止后,再次进入被先行者趟雷过的领域,将得以借助体量优势,在拿下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实现规模效应,最终蚕食上下游,助力美团建成超级平台。
超级平台的特性在于,用户规模大、使用频率高、服务闭环化。美团通过将团购、电影、外卖、酒店、订票、打车、生鲜。共享单车等中低频需求整合,打造对美团的高频需求,成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王者。
与本地生活服务有关、高频、刚需,成为美团进军共享充电宝,打造生活服务闭环的原因。
一方面,美团需要解决线上增长红利放缓问题。2019年,美团交易用户4.5亿,同比增长12.5%,相比2018年29.30%增速明显放缓。活跃商家数620万,增速同比降低25%。
财报数字真实反映出美团面临的流量见顶困境:线上红利逐渐消失,线下成为流量转化入口。
规模大、增速高的共享充电宝,成为美团眼中的香饽饽。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相对稳健的现金流与双渠道流量入口地位的优势帮助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2019年市场用户规模2.5亿左右,交易规模达79.1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4.9%。
从美团角度来看,在消化掉共享单车流量池后,必须开辟新的流量场景。尽管共享充电宝市场小、营收有限,但却至关重要。
区别在于,美团在共享单车业务上的做法是以27亿美元价格收购,一直拖后腿,2018年更是亏损45.5亿元,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才出现在财报“其他业务”上。这也不难理解美团为何亲自入场共享充电宝,而非再度挥舞钞票玩收购。
另一方面,像收购摩拜后将共享单车扫码功能转移到美团APP上一样,只有用美团扫描才能使用的做法,带动更多需求用户下载美团,同时增加了目标用户打开频率和停留时间,丰富了美团线下的本地生活服务版图,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生态闭环。
共享充电宝“高频”、“刚需”的特性与共享单车接近,从美团2018年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单车后的做法,可透视出美团是如何提升用户黏性的。
2019年,摩拜单车更名美团单车,且实现美团扫码使用,这意味着美团单车旗下2亿注册用户、0.4亿活跃用户被美团收入囊中。美团CFO陈少晖称,“我们相信共享单车业务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取更高频的触达,也会进一步帮助提升用户基础,提升交易频率和用户在平台上的黏性,帮助交叉销售。”
美团的做法证明,本地生活服务下的细分业务中,单业务线公司将无法抵御美团这一超级平台的降维打击。(完)
【投稿人原创】  本文由投稿人原创发布于爱盈利,未经投稿人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侵权联系:80880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