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由豌豆荚谈应用推荐这有前景吗?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4035

最近,豌豆荚被阿里收购的新闻成为了行业热点,自媒体人纷纷出手开始分析豌豆荚,我看了几篇基本上都是写王俊煜这个人和豌豆荚这家公司的,对于豌豆荚的这个产品却少有谈及。但我对豌豆荚公司不太了解,索性就说说豌豆荚做的这件事。

8

我个人特别喜欢玩手机应用,以前用安卓手机的时候还经常刷机,所以也体验了几个不同的安卓系统。当时用的几个应用商店,现在来看很多都已经没声音了,最开始用机锋、木蚂蚁、应用汇,这应该算第一代的应用市场了;后来用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算第二代,我手机上通常会保留3-4个应用商店,虽然会经常更换,但是豌豆荚却一直留着。豌豆荚有两个吸引我的地方:第一是他的设计奖,确实能让你下到一些可能下载量不是很高但是产品做的还不错的应用;另一个就是应用预览的功能,可以看一下应用的界面和内容,未下载前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一款应用。

除了应用商店外,后续还用过像最美应用、享应、爱屁屁和appsolution这种第三方的应用推荐平台,不过这种平台也是有的已经倒闭了,有的只维持着一个公众号。

之所以写这篇文,因为我曾经也想试图做一个应用推荐的平台,当时还找朋友帮我开发了网站。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完全出于个人需求,虽然应用商店很多,但是我还是无法从应用商店中快速选择一款应用,而且应用商店的主页都被很多付费的厂商霸占着。我试图去做一个不受商业干扰的公正的应用推荐平台,这是其一。

其二,我一直认为手机应用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虽然应用的开发有商业利益,但人们的生活确实也是需要一些应用去帮助,带来一些便利性。第三是很遗憾的看到一些好的应用却不被大众熟知,信息不对称,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当时还给产品想了一个slogan——“发现手机应用的价值”,着重推荐应用,少推荐游戏。

在具体的推荐方式上,我试图去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应用评价体系,最基本的从设计和用户体验两个维度去评定分数,另外再根据人群、场景和使用用途这些方面去概括介绍一款应用,希望通过这种结构化的方式让用户更快速的了解一款应用以决定是否下载。除了推荐单款应用外,还会围绕着某个场景做一个专题来推荐应用,例如给用户推荐一些出国游玩时会使用到的手机软件。注意,只围绕着场景,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更直观的感受到某款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我把这个平台的用户定位是普通的手机使用者,而不是行业的从业者。所以在推荐方式上也更接地气一些,包括推荐语言会避免使用一些专业术语,甚至不会出现扁平化设计这样的词语,希望让小白用户更易理解。

我还从论坛中拉了一些用户建了一个群,发现大家虽然有寻找应用的好奇心,但在群里却很少针对应用进行交流,后来我又潜伏到了其他几个应用推荐的群中,发现同样如此。也难怪,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乎的只是这款应用是否喜欢,并没有动力去表达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想法或者说压根也没想法,这也打消了我在社交方向上探索的念头。

应用推荐的瓶颈

手机应用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作为工具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个层面的意义已经完成。无论是医疗、旅游、工具、阅读各个领域都已经有比较知名的产品,更多的产品只是基于已有的产品基础上去优化或者是瞄准的需求更垂直。应用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新的应用跟之前的应用相比可能只是在设计风格和功能细节上的不同。这种改变对于从业者来说有价值,至少还可以从设计上借鉴参考一下,但对普通用户而言却没有太多的推荐价值,他们的感知也不明显。这对于一个应用推荐平台来讲意味着可选择推荐的应用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我发现除了一些极客外,用户玩应用的兴趣也在减退。

其实手机也存在这个问题,当各大厂商的手机配置都相差无几,且大家对手机硬件的各项概念都熟悉之后,手机评测的价值其实就没那么大了,可评测的东西也少了。

应用推荐这事有前景吗?

其实准确的说我做的这事是应用推荐,而非应用分发。应用分发是有需求的,除非用户使用的科技设备已经不是手机了,虽然用户常下载的应用也就那么几个,但是却经常会卸载了再装,再装再卸载这样反复操作。

说到应用推荐的前景,我一直期望着的把好应用推荐给用户,依赖手机应用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这个愿景还没有实现。前景还是有的,只是我觉得这个过程会相当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覆盖的可能还都是极客这个群体。应用商店的使用场景是知道了某款应用跑到应用商店中搜索下载或者偶尔打开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用户还没有主动寻找应用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当然意识需要培养,可就害怕等意识培养起来后,用户所处的环境已经变了。跟滴滴不同,滴滴培养的是用户打车的意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事实不会变,所以花时间培养意识是值得的,后面有更长的使用期。技术虽不会消亡,但关键就看手机作为技术解决方案的载体这样一个角色的持续时间。

网站文章最后标题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154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