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品生孩子,运营养孩子。 —— 互联网谚语。
所以喽,产品和运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纠缠缠,斩不清。做产品的,要懂得一些运营知识,做运营的,也可以通过产品思维升级丰富运营手段。那么,这些产品思维,或许运营用得上。
1、场景思维。
做产品在进行需求分析时有三个重点:角色,路径,场景。而用户在使用完产品后,运营并不想让用户立即离开,所以,运营也要从场景入手,提高产品粘性。
例如在电影开始前,用户是无聊的,我们可以推送影片的一些看点,故事背景给用户,这样,用户不仅打发了无聊,还会花更多时间在产品上。在电影结束时,用户一般会回忆和谈自己对影片的看法,这时,push一个写影评入口,用户一定会欣然往之,影评数量和质量都有保证。
2、用户体验思维。
这一点在内容运营中尤为重要。精彩的配图,好看的字体,引人入胜的文案,这是在海量信息,信息过剩时代吸引用户眼球的无上秘诀。君不见,购物类产品和美食类产品的每一张图都那么唯美生动,每一段话都那么沁人心脾。
3、成本意识。
即在做运营决策之前,要计算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要预估可获得的收益,从而判断做这件事是否值得。就拿App推广来说:
假如App通过渠道A引入了100000个用户,单个用户成本为3元。
通过渠道B引入了50000个用户,单个用户成本为10元。
如果直接看数据,A明显更好,但是具体分析下去,根据AARRR模型(即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获取,活跃,留存,盈利,自传播),发现其实B更划算。
4、逻辑思维能力。
运营有四大核心要素:用户、渠道、内容、数据。我们要在这四个核心要素里精耕细作。
①我们可以将用户进行不同维度的切片,细分。将资源投在可能更会被产品吸引的用户身上。假设有100名用户,转化率20%,转化用户=100*20%=20人。对100名用户细分,投入不同策略关注重点,转化用户=50*40%+30*20%+20*5%=27人。
②如何拆解一个app的DAU呢?DAU可以拆解为新增激活和留存。新增激活的来源可分为渠道合作、线上活动、线下地推等;而渠道又分为应用市场、合作换量,信息流广告,广告平台等等。留存有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等等。
5、服务大多数用户原则。(有损服务)
假如一个人在沙漠中迷了路,那么只要当他还能走动,那应当尽量保持继续前进,直至找到目的地;如果实在走不动了,那就改成爬行;如果最后连爬也爬不动,起码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自己活着。否则,只能面临死亡这一唯一的结果。
这就像我们提供产品服务,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为用户呈现的都是完整优雅的使用体验,然而一旦遭遇某些特殊情况,例如服务器遭遇攻击、第三方服务出现异常、用户网络环境不顺畅,抑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时,我们绝不应坐以待毙,而是宁愿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牺牲掉某些细枝末节的特性,从而换取核心功能不受影响——或者至少在遭遇失败故障时,给出更友好的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