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豌豆荚”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双方已签订并购协议。然而,卖身后的“豌豆荚”能够重新翻盘吗?从目前的应用市场格局来看,恐怕是很难。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应用商店,豌豆荚曾在智能手机大爆发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占领了安卓市场,成为“应用市场”类APP中的独角兽。然而作为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豌豆荚仍然逃不出“卖身”的命运。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将全资收购豌豆荚,作价2亿美元,完成收购后,豌豆荚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集团,向俞永福汇报。
昨日这个传闻被证实了。2016年7月5日下午,第三方应用商店“豌豆荚”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双方已正式签订并购协议。目前,双方并未透露具体并购金额。如此一来,已坐实了之前的收购传闻。成交价虽然尚未公布,但比两年前估值超10亿美元缩水已成事实。
豌豆荚屡传被卖身
2013年5月,有媒体曝出联想乐商店正与豌豆荚交涉收购事宜,并已达成初步意向,但随后联想E2E Ecosystem副总裁常程和豌豆荚创始人均在微博中否认了当时的传闻。
2015年1月,有消息传出称腾讯将巨资收购豌豆荚,其创始人王俊煜在回公开表示,“没有听说被腾讯收购的事情。”再次否定了豌豆荚被收购的传闻。
2015年2月,又有消息称,联想旗下移动互联网子公司“神奇工厂”将收购豌豆荚,但两家公司的相关负责均表示该消息并不属实。
2015年6月,有传闻称阿里巴巴欲以15 亿美金收购豌豆荚,据悉,豌豆荚在2014年初B轮融资时估值已在10亿美金左右,但最终此消息仍未被证实。
2016年7月,消息称阿里巴巴以2亿美元全资收购豌豆荚,而后这个消息也被确认属实,虽然具体的并购金额并没透露,但豌豆荚最终难逃“卖身”命运。
为何豌豆荚屡传被卖身?或许有两方面原因,一则是豌豆荚商业模式和自身定位尚未明确,转型之路走得艰难;二则是由于竞争日趋白热化,资金压力大,没有互联网巨头支持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举步维艰。从目前国内移动应用分发市场来看,卖身或成豌豆荚自救的最后砝码。
为何最后阿里成“接盘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巨头为了率先抢占市场而展开卡位大战,阿里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收购豌豆荚阿里早有打算,只是那时候王俊煜坚持自己做内容分发平台,而错失了“卖身”的最好时机。
从阿里的角度来说,近几年在移动端可谓持续发力,通过频繁并购试图与腾讯百度抗衡。阿里最近的财报显示,虽然在平台交易额上移动端贡献最大,但在移动应用分发市场中来看,确实比较薄弱。
2014年,阿里收购UC浏览器,也间接收购了PP助手。在被收购之后,PP助手的用户开始增加,并把阿里体系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推广效率。
不过,由于PP助手以iOS系统越狱起家,业务重点还是在iOS上,对于安卓版的PP助手几乎没有推广,因此在占领安卓用户市场上,阿里就吃了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用户占比达53.7%,其次是终端厂商自建的应用商店,占比34.3%,系统运营商的应用商店占25.8%。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占比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将继续领跑应用商店市场。
因此,阿里也不会放弃这个大蛋糕,豌豆荚作为国内最早的第三方安卓应用市场之一,自然也就成为阿里的囊中之物,阿里试图在移动分发市场中大展拳脚。
难颠覆应用市场格局
从15亿美元的估值到如今预测的2亿美元,短短一年的时间,豌豆荚的估值已经大大缩水,足已见豌豆荚目前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减少,曾经占领安卓市场用户量一半以上的龙头老大,竞争力已大不如前。
豌豆荚的创始人王俊煜曾坚持“豌豆荚”不卖身,除了看好豌豆荚发展前景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外,更重要是他试图保持豌豆荚小清新的风格,能够在自己的掌控下独立发展。但面对安卓用户量的持续下滑,背后没有互联网巨头支持的豌豆荚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卖身也是为了自救。
卖身后的“豌豆荚”能够重新翻盘吗?从目前的应用市场格局来看,恐怕是很难,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难点:
其一,移动互联网黄金时机已过。前几年是智能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豌豆荚作为率先进场的应用商店,曾经是相对强势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之一。目前来看,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的格局基本落定,智能手机和移动用户的增长红利期已过,想要短时期内吸引大批粘性用户可谓难上加难。
其二,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国内应用市场竞争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巨头为主,百度手机助手、阿里pp助手、腾讯应用宝以及360手机助手,另一类是以华为、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互联网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应用市场,率先占领了部分粘性用户,后起之秀的手机厂商通过智能硬件的优势将自身应用商店与手机捆绑在一起,随着手机销量的增加而带来粘性用户,蚕食剩余市场。
其三,只面向安卓用户开放。据了解,豌豆荚是安卓系统的管理软件,对于习惯了用iphone的手机用户来说,或许对豌豆荚并不熟悉,苹果自带的APP Store也不需要再另外下载其他管理软件。随着苹果手机的普及,豌豆荚若想在为数不多的安卓市场中抢占份额,恐怕是很难。
其四,转型失败,应用商店品牌弱化。2013年下半年开始,豌豆荚开始转型,从开始定位的应用商店逐步转型到移动内容搜索平台,试图打破僵局,但这次转型却转到了死胡同。移动内容搜索BAT一早就抢占了市场,甚至做到一家独大,豌豆荚试图从BAT口中分食,就犹如以卵击石。一方面用户不会因为豌豆荚新出的产品功能而放弃固有的思维定式,违背用户习惯;另一方面豌豆荚技术不够成熟,专业性不足,既没有聚流和引流的优势,又不是移动端直接入口,从应用商店转型到移动内容搜索平台,过去的应用商店品牌明显弱化,可以说豌豆荚这次的转型是失败的。
结语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涌现出的移动应用商店不少,但最终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却是为数不多,那些体验差、品牌影响力不足的移动应用商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此次的收购,阿里表示希望整合后的豌豆荚将与阿里移动旗下PP助手一起把移动应用分发市场做大做强。然而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红利时期已过,基本格局已定,阿里在分发渠道上的前景如何,或许通过时间才能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