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微信老外PM揭秘:机器人与APP聊天界面中的误区》中,微信产品经理Dan Grover揭露了:聊天应用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聊天界面”做得好。聊天程序已经演变成一种平台,并且已经突破其局限性和弱点。因此,这对于在全面满足用户需求上不断失败的硅谷手机操作系统开发商来说,它们所实现的成就更具有教育意义。那么接下来,作者就要吐槽系统开发商的不作为了。
说明: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雇主公司立场无关。原文来自:dangrover.com/blog
微信这样的应用就是一个能够实现企业和用户双向需求的消息传递平台(一种Facebook、Kik、Telegram都渴望拥有的平台)。它大胆、认真地让“每一次交互都是一次对话”变成现实。它增加了无数功能的API——以及那些真正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剥离了“对话”的UI。最重要的是,这些成功证实了,用户和品牌实际上是如何使用app来优化这些使用场景的。
我们可以看看Facebook以及其他较早涉足机器人的公司,他们也已经有同样的预感。Telegram的营收就忠实地反映了其即时聊天类的“slash commands”技术趋势。
说句公道话,这一系列app和服务仍然可以硬生生做出聊天风格的UI也是厉害。毫无疑问,依靠伟大的人工智能和一些UI情景支持,它们可以继续拓展。
智能手机OS的许多功能都让人失望
在中国,随着用户越来越依赖于微信,这看起来似乎是形成了自身独立的环境。毕竟,微信里面不只有聊天,还有朋友圈、新闻和博客订阅、数字钱包、阅读清单等等。它甚至可以读取步数,可以扫描二维码——这本是系统应该做的事。它可以识别歌曲、书籍和街景……一个app就集成了其他许多领域的app分别具有的操作。
如果说“手机本身的操作系统并没有多大用处”的话,这样的结论也不算什么狂妄之言。为什么?如今,操作系统的任务除了低级的苦差事,就是提供基础的运行设施,以及app赖以生存的高级别服务。也就是说,app反而可以专注于它们最擅长的事了。那么,各家操作系统在很多方面来说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下面每个事项似乎是琐碎的、无关紧要的——就像Y世代(美国的一个时代)电视评论员Andy Rooney——但它们加起来就会是让人抓狂痛点!
通知——扫一眼主屏幕,到处是小红点。那么,首先我们会关注也许是微信,然后邮箱。
不过,没有什么比打断我们使用过程的通知更让人讨厌了。安装了某个app后,我会毫不犹豫马上打开它,为防它什么时候发送启用通知过来。当使用手机时被某个通知打断,甚至没有方式可以快速让它们“不再打扰”——我必须找到设置,然后找到那个app,然后关闭通知显示按钮。不过删除app会来得更干脆容易。MIUI和其他Android系统至少还可以让人在看到通知推送时马上让它“静音”。大多数app都提供途径来设置选择显示部分通知,但是它们都太分散。
在iOS上,如果错过了锁屏上的重要通知(因为解锁时就是想先打个电话或者看其他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能够快速找回那则通知。iOS 的通知栏允许时间先后默认排序,而不是按应用程序排序——5年前就有了。
最后,跨设备的话东西就变得太繁冗了。当我下班回来打开个人笔记本时会发现,会收到Facebook、LinkedIn等应用的二次通知,以及朋友的生日信息等等,这些都是早些天在其他设备已经提醒过了。
二维码——如今,二维码被用于组建群聊、识别账号、支付、登录等等。不仅在微信,其他app也有同样的功能。随着二维码的普及,大多数人都知道怎么用以后,它就成了一个连通线上线下世界非常便捷工具,帮助我们节省不少时间。但它们也呈现出一些消极趋势。比如,你用了错误的app去扫描那个二维码,那么它会弹出一个页面让你去下载那个正确的app。曾经被定义为开放标准的设计,如今变得如此不实用。最后,我希望手机的操作系统就有扫描任何编码的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过,机会之窗似乎已经过去了。
App分配—— 除了明显的缺陷——应用商店还存在糟糕的发现机制和不一致的审批流程等问题。
App都太大了——不得不说,现在的app都太大了。Twitter——用于发送140字推文的应用——文件大小72MB。再大一点的应用就更加不可能想要在流量或者弱WiFi环境下下载了。而且,这么巨型的应用还很有可能被卸载(16G伤不起)。苹果曾试图通过应用瘦身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似乎没有什么成效。
联系人和社交图谱——联系人应用背后的想法是为了成为一个中央资料库,通过单一的入口就能连接到电话号码、地址、ID等联系信息,比如iOS版本的通讯录。理论上,我本应该在一个应用中存储或检索一个人的信息,而不是需要另一个应用来额外记录一份同样的数据。
连接性——应用程序如何应对周围的人不愿使用流量的问题?无论是微信、支付宝或者小米都希望能够解脱大部分过于依赖WiFi的用户,但在中国这是个大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要是解决起来,OS能够更加直接,不管是通过改进公共热点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还是提供更好的监控使用的方式。
身份验证——大多数时候,第一次打开某个app是,它们要么就是要我用电子邮箱注册新账号,或者用Facebook等第三方应用来登录,要么就是输入手机号码接受验证码。这是超级繁冗的。手机本身的操作系统就应该可以直接给app们提供一些灵活的身份验证,而不需要再询问用户来获取那么多的细节信息。
数据交互——目前app的信息交互做得很糟糕!许多朋友跟我分享文章、聊天、推文或者其它app的截屏,以分享一些重要信息。当你看到截屏的内容想阅读更多的信息,或者想以什么方式参与到文本中去时,就真的想要抓狂了。如果想把在Facebook打开的网页分享到Twitter去时,我们必须选择“在Safari打开”,重新等待页面加载,然后在浏览器打开的新页面中进行分享。如果app的信息分享、离线访问和搜索能够更加具有一贯性,那么这个世界会美好很多。但自从OpenDoc与OLE之后,这些都会成了白日梦了吧。
离线储存和储存管理——由于人们不太乐意使用流量套餐,所以离线储存管理就成了app的一大问题。所有音乐和影视app都有此功能,新闻和第三方浏览器同样。有些app能够给用户一些详细的入口来管理他们的存储信息,甚至小饼图显示。这是值得肯定的。我宁愿定期清理数据。
支付——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提过,中国的在线支付表现非常出色。任何网站或app需要支付时都可以链接到支付宝或者微信钱包来完成支付。在美国,用户就不得不为每一个安装了的app输入和更新信用卡及地址等信息。我们永远系统自带的Apple Pay或者Android Pay,但这些技术的使用场景非常狭窄。这些先进的技术如果要得到发展,前提是必须覆盖更多的场景和硬件。
即将到来的多元化信息平台之战
微信、Facebook、LINE(新型态的沟通应用程序)这一类平台,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以上痛点。
最初,相对于开放的互联网而言,我们对设备和应用程序商店的权衡就是,封闭系统里的世界都会更加美好。刚开始App商店做出这样的承诺给人们,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封闭系统里app出了各种各样问题,因此例如微信这样的应用出现,在封闭系统里又造了一个封闭系统。
90年代,操作系统开发商押注网页浏览器为发展的前景,但接下来十年又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新的挑战——消息应用的新形式的出现。虽然这些消息应用远远未能完全取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高级功能,但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见——入侵已经开始。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