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可以倒叙,过去可以回头,回到一年之前,我会给你哪些忠告?
别做刀塔传奇Like
如果2015可以重来,我会告诉你,别做刀塔传奇Like。对,别抄《刀塔传奇》的战斗,更别抄《刀塔传奇》的数值——就好像两年前,我会告诉你别抄COC一样。
《刀塔传奇》很精妙,《刀塔传奇》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些公司的策划面试中,是否玩懂了《刀塔传奇》是是否录用的重要标准。《刀塔传奇》在业界仿佛已经成了一种图腾,一个以小博大的传奇故事,它的基因已经融入成千上万款游戏中。
2014年,对《刀塔传奇》的模仿还以战斗和表现形式为主,彼时业界将《刀塔传奇》的成功归功于设计精妙的战斗系统,既不白痴也不复杂,出现在自动战斗卡牌强弩之末的节点上,终结了一种类型,开创了一股潮流。以自身的成功给业界点亮了一盏指引未来的明灯。
但大量《刀塔传奇》的模仿者并没有因为快速复制一个“已被验证的模式”尝到真正的甜头和好处,当时主要有几个原因,一者是《刀塔传奇》的成功已经是现象级,半年后模仿品出世时,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接近增长停滞,大多数受众已经接触过同样玩法,没有被洗过的小白玩家所剩无几,一者是《刀塔传奇》的制作素质非常高,很多模仿者其实根本没抄到战斗表现的精髓,只是看起来空有个样子。
后来,随着莉莉丝自己在各种演讲中的宣扬,以及行业对《刀塔传奇》研究的深入,《刀塔传奇》在数值曲线上的优美被更多人所发现,这种对大中小R以及免费玩家俱为友好的模式以及精妙的“打工”设计被业界频繁借鉴,“创新玩法”+“刀塔数值”变成主流,其中不乏一些质量相对上乘的作品。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么多刀塔传奇Like游戏,时至今日,除了腾讯代理兼具IP光环的《我叫MT2》等几款,其余几乎没有商业上堪称“成功”的案例。哪怕是有着“海贼王”正版IP光环的《航海王:启航》,也没能坚挺太多时间。
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刀塔传奇》付费轻度,相较传统类型ARPU值并不高,必须依靠大量DAU支撑,而除了手握大量用户的腾讯等几家,在用户获取成本水涨船高的当下,几乎没有哪家能够做到低成本获取大量用户,同样DAU同样推广费用,一款重度付费游戏也许能活得相当滋润,而刀塔传奇Like游戏则只能苟延残喘了。其二,《刀塔传奇》的养成模式弊端也很明显,就是打工味太重,当玩家被类似的打工模式洗过一遍又一遍,再遇到类似模式流失速度只快不慢,付费欲望也大大降低。
简而言之,这种低ARPU值高DAU的成功模式不是普通开发者好的山寨对象,它或许能造就一个两个现象级,但盲目跟风只能渴死在沙滩上。从前的COC是这样,如今的《刀塔传奇》也是这样。
但反过来说,目前市场状况下,非现象级游戏,设计上不那么坑钱,游戏就很难活下去,也是一个挺残酷的市场现实。
别玩“自造IP”
如果2015可以重来,我会告诉你,别玩“泛娱乐”、“自造IP”了,把钱省下来,安安心心做游戏吧。
游戏公司要自造IP,目的很简单,游戏行业好的IP资源总是很有限,而没IP又很难玩下去,那怎么办?这时候就只好生造一个。
另一方面,也有人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变现工具,主权却掌握在他人手中。观察过往的历史,任何一款IP手游,无论成功还是不成功,游戏公司通常不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方——有版权费用打底,若游戏失败版权方依旧稳赚不赔,而一旦成功,外部众狼虎视眈眈,版权方也往往愿意获取更多的利益,试图二次授权或者自行开发。《我叫MT》以及《秦时明月》在IP改编手游获得成功后引起的一系列风波即是例证。
2014年,飞流联手优酷,要给《我去西游》造IP。当时两家联合开了一个发布会,优酷这边提供用户资源、提供自家“男神女神”组合,跟《我去西游》动画结合,目的是三方共赢——游戏和动漫给“男神女神”带来新的粉丝和传播;“男神女神”给游戏和动漫带来用户;游戏赚钱养动画,动画再给游戏带用户。愿景很美好,但现实挺残酷,《我去西游》这款手游大多数时候从未出现在榜单上,动画播了4集便停播了,现在游戏也已经从App Store下架。
相比飞流与优酷噱头性的尝试,2015年腾讯的《勇者大冒险》和龙图的《星际传奇》显然更具野心一些。
但其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手游表现都不好,《勇者大冒险》不必说,端游还在研发中,手游早早上线,动画虽然播放量关注度俱佳,但没给游戏带来什么实际帮助——除了上线推广那段时间维持了短暂的高排名,之后就一泻如注。南派三叔两个月前开始在起点连载《勇者大冒险》文字小说,总共获得18万点击,12月3日更新“大坑”章节后,到现在已停更两周时间。
龙图之前要打造科幻IP《星际传奇》,小说动画漫画游戏四管齐下,小说在百度文学连载,漫画在动漫之家网站连载,目前都在进行中,各有接近200万的点击。动画在播出预告之后暂时没有音讯,手游于7月上架App Store,成绩一直不甚理想,畅销榜最高排名也仅有57位,这当然和游戏本身是个披着科幻皮的刀塔传奇Like有很大关系。而在最近,《星际传奇》手游更是直接从App Store下架了。
南派三叔曾说:“我们把小说和漫画称之为种子业务,影视是放大器,游戏是钱袋子。”如今,重要的“钱袋子”掉了链子。
IP的自我生长和培养本来是个不容易的过程,通过游戏将IP变现,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更不容易。而游戏公司的自造IP企划,总是带着一股子浮躁和硬努,同一个IP的不同表现形式,若非名字相同,你甚至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倒像是孤立存在,这种情况就更不可能做好了。如果“自造IP”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广游戏,那么这种尝试已经可以宣告无效。把游戏打造得更好玩、把钱用来做更为直接的市场推广大概是个更实际的选择。
但如果游戏只是无关痛痒的一环,长远的IP养成计划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那大概需要更走心一些。
囤了一堆IP?别犹豫赶快卖
如果2015可以重来,我会告诉你,囤了一堆IP?别犹豫赶快卖。
游戏行业IP话题从2013年开始热炒,2014年达到顶峰。最夸张的时候,IP手游改编报价相比年前上涨数十倍。热门网文报价基本都是千万起跳,随便一部新播国产动画,也能卖出几千万的改编授权。
《琅琊榜》并没有为它的同名手游带来太多的幸运
事情到了2015年,突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IP作用依然明显,但问题是现在人人都有IP,市场已经不再是那个“人无我有”的阶段,而到了“人有我优”。一个明显的趋势是IP价值的两极分化,不同类型的IP价值差异也非常明显,通常来说价值最高的是游戏IP,经典动画次之,当下热门的影视剧更次之,小说再次,过气影视剧最次。虽说当初网络小说改编版权卖了一大批,但到了今年,真正上线、或者说为人知晓的并不多。
此外,IP是个保险,但不是保证。哪怕是量级相近的端游IP,上线之后成绩也各有差异。而影视剧和动漫IP,市场表现差异更大。说白了,除了少数特例,最后还是品质起决定性因素,于是问题转回来了:当游戏拥有足够的品质的时候,IP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