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平衡车又要被小米血洗了。”10月19日,在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对外发布九号平衡车的第一时间,某平衡车创业者在微信朋友圈一声叹息,为自己公司未来的命运感到担忧。
而这一幕,与小米手环发布之初,很多手环行业创业者的反应很是相似。当初,很多手环行业创业者眼看着小米以超低价杀入行业,只能在忧虑中对小米提出质疑甚至是谩骂。
在国内,智能手环最初售价多在三四百元,毛利率可超过50%,同时由于出货量高,很多公司都借此得以发展壮大。很快,小米也看中这一领域,由华米科技推出的小米手环售价仅仅79元,这一价格甚至低于多数公司生产手环的成本,于是,绝大多数做智能手环的公司都倒闭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硬件是一分钱一分货,有些边际成本是无法降下来的。硬件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利润来支持它的创新和发展,也包括华米科技。
“现在国内智能硬件领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怎么做起来就开始打价格战,实际上是用低价格扼杀整个行业的创新。”这是小米曾普遍遭遇的质疑。
小米负责生态链的联合创始人刘德不这么认为,“这不是价格战,因为原有产品的价格结构并不合理。”在位于北京五彩城小米总部的办公室里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刘德摊开双手,对于小米打“价格战”和“扼杀创新”的说法感到不可理解。
刘德向腾讯科技解释,手环原来售价在一千元左右,其成本只要几十元人民币,“你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空间吗?”
“小米就像一个放大器,很多新兴的技术领域,如果没有这种放大器介入,它可能长期处于小众状态。当它不足够大众的时候,这种新技术几乎是无用的。而一个原来就很小众的东西,忽然有一天它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它大众化了,这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刘德说,不管是手机、净化器还是手环,小米都不是发明者,但是小米在这些产品爆发的前夜进场,再用小米的放大器把它放大开,使得这一产品变得大众起来。
投资主旋律:从孵化到助推
据腾讯科技了解,小米目前所投的生态链企业在50家左右。这距离完成雷军当初定下的投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的目标,还差一半。
在投资速度上,小米明显比去年变慢了。刘德表示,现在小米选择对的方向和成熟公司,已经不太关注具体的数字,行业并没有一百个新领域可以马上就投,所以速度的确变慢了。
与此同时,小米的投资主旋律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4年小米投资的主旋律叫孵化,2015年我们投的这些公司的主旋律叫助推。”刘德说,2014年小米投的更多的是初创企业,创业者从零开始做起,然后小米慢慢把它孵化好,而今年小米投了很多中型公司。
如果说团队原始创业做移动电源的紫米是小米2014年投资的典型代表,那么投资代步工具开发商纳恩博则是小米2015年的典型代表,小米助其全资收购平衡车公司Segway,并于9月19日发布了收购Segway后的首款产品九号平衡车。
从今年开始,小米也进入了投资中型公司的常态化阶段。一方面管好已投的项目,帮助其成长,另一方面继续寻找新的可投项目。
刘德介绍,小米的生态链投资遵循着一定的原则。首先持股方面的原则是小米不控股,占股在40%以下,要求这些公司是个人的公司。
在投资标准上,小米也对生态链企业有一定的选择方法,大致有如下六点:
第一,这家公司在做的产品是一个大类,即市场足够大;第二,现有的产品有明显的痛点和不足;第三,这家公司所做的产品可以被粉丝追逐。符合互联网的传播属性;第四,这家公司的产品要符合小米的用户群;第五,团队实力要足够强。这个团队是一把“牛刀”,做“杀鸡”的小事情;第六,团队跟小米一定要有共同的价值观,
此外,小米看公司也与普通的投资机构不同,小米是工程师去先看产品,而小米生态链最终的投资决策,非常趋近于集体决策。在小米投资之外,雷军个人的私募基金顺为资本也会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小米所投的生态链企业包括加一联创、华米科技、紫米科技等都有顺为的身影。
华米欲摆脱小米品牌
小米所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上月在三里屯发布了全新手环品牌Amazfit,为了摆脱小米手环此前的低端形象,华米科技在发布会现场打造了人工沙滩,的确下足了血本。
在此之前,华米科技专为小米做小米手环,其销量已于今年9月突破1000万。与小米手环不同的是,Amazfit时尚手环不再主打性能,而是注重设计,让其与时尚服装能够百搭。华米科技CEO黄汪也请来此前在活动上认识的著名影星高圆圆为自己站台。
不过,如此高昂的成本,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来买单。Amazfit手环售价299元,比小米手环售价贵4倍还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米科技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此次并没有邀请雷军到场助阵。无论从品牌名称、产品定位还是最终售价来看,华米科技似乎都有意与小米划清界限。
而这种划清界限并不仅仅局限于品牌和产品,华米科技还为Amazfit推出了专属App“米动”,而不再是直接连接“小米运动”,尽管二者未来可能实现数据共享。最核心的用户数据资源,华米已经有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打算。
“这样很好啊!”不过,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华米等小米智能硬件生态企业开始逐步寻求摆脱小米品牌一事,刘德挥舞着双手告诉腾讯科技。
刘德指出,这些生态链企业并不是要真正摆脱小米,而是在小米的支持下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用小米生态链这种模式做硬件,已经比在小米体系内自己成立一个部门做要高效很多,也快很多;有些企业愿意做自己的品牌,愿意尝试一下,如果去阻拦它,这不符合“顺势而为”的逻辑。
“我们不干涉、不阻挠也不鼓励,完全看所投资公司自己来评价。不管他们做不做自己的品牌,只要他们能够活下来,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刘德如此解释小米德态度。
华米之后,不排除有更多产品销量不错的小米生态链企业都将会摆脱“小米”品牌,自主生产更有利润空间的高价值产品。其实,在华米之前,紫米就已有自主品牌的移动电源,加一联创也已推出自主品牌的耳机。
小米内部人士认为,这对于小米而言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小米生态链企业业绩取得突破,也会回馈到作为股东的小米公司。同时,小米品牌更多被定义为手机,产品太多其品牌定位容易被稀释,其风险也更高。
多数生态链企业销量遭遇挑战
在小米生态链企业中,销量突破千万的产品并不多。
腾讯科技查阅小米官网发现,目前在售的智能硬件产品包括手环、插线板、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体重秤、智能血压计、净水器、床头灯等30余款产品。
其中,除了小米手环销量突破千万以外,小米移动电源在去年12月初推出一周年之际销量突破1000万,小米活塞耳机也在今年3月宣布其总销量突破1000万。
同时,小米插线板在推出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销量突破100万。除此之外,小米再也没有销量达到百万量级的硬件产品。
销量无法突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市场本身没有大到和手机一个量级,尽管小米采取低价策略,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依然不多。以空气净化器为例,2014年全年,国内空气净化器总销量不足400万台。尽管小米空气净化器销量增速明显,有数据显示,其在6个月做到了近20%的市场份额,但这一市场要支撑起上百万的年销量却很有难度。
刘德告诉腾讯科技,净化器目前的市场不大不代表着潜力不大,因为现在整个市场上的净化器都偏贵。如果净化器的性价比更高更便宜,这个市场边界就会急剧扩大。“就像手环一样,原来国产手环定价太高没人愿意尝试,但是当我们79元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就有一千万年轻人愿意尝试一下,这就是一个门槛。”
小米模式的挑战在于,一旦产品销量无法短时间内取得快速突破,无法到达盈亏平衡点,成本问题就将凸显,公司陷入资金困境。
而销量突破千万的小米手环、小米移动电源和小米活塞耳机,也面临客单价很低的问题,即使上述三款产品各售出1000万,其总销售额也不足25亿元人民币。这对于2014年全年营业额高达743亿元的小米来说,规模还很小。
当然,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小米生态链模式最重要的创新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硬件产品用接近成本价的方式销售,用这来架构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然后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务。“未来靠硬件赚大钱不是手机市场主流趋势,硬件将接近成本销售,互联网服务是突破。”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是,小米手环等产品用户的黏性是否足够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如果品牌和吸引力不足,面临用户流失风险,而只有持续保持庞大的硬件用户量,互联网增值服务的空间才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