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眼镜宣传图
自从Facebook花了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虚拟现实一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随着索尼、微软、甚至是卡尔蔡司这样各行各业的巨头纷纷入局VR,虚拟现实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不少的浪潮。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广阔的市场——这无疑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的发展。从最早寥寥数款产品,到现在的百花齐放,VR行业也在不断趋于成熟。但是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VR?
走在前头的“土豪”们
即使不是特别关注VR,但是从大大小小的科技报道中,以Oculus Rift为代表的高端头显设备依然可以被广为人知,Oculus Rift、Sony Base、Htc Base…光看名字就似乎能够瞥见背后的含金量,他们拥有充足的资本支持和科技团队。Oculus Rift也是被国内模仿最多的一款产品,就其本身而言,微软和Facebook的撑腰足以为它支撑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虽然目前前期内容缺失,但是鉴于其充足的“家底”所构建的生态来看,直接生产高端内容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至于索尼的Project Morpheu,索尼强大的工业设计和硬件能力是大家公认的,而看看每天地球上有多少人在高呼着“索尼大法好”就知道索尼拥有的庞大粉丝量。Playstation平台更是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开发者,这一点上是很多国内的VR厂商无法具备的。还有HTC vive,百分之九十九的PC游戏玩家都不会不知道Steam内容平台吧,我觉得说到这个就够了。
显而易见,高端头显设备巨头们具有一般厂商无法企及的生态资源,毕竟他们有着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有着属于自己的“套路”,微软的系统支持、PS主机、Steam平台、还有自己的硬件厂商。这些已经足够让其设备能够有可观的用户量和开发者。他扮演的更类似于开拓者,冲在前面去引领整个VR行业的方向和技术。但是后期想要取得垄断并不现实,其相对高端的定位并不会让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
当然现在国内有很多模仿他们的虚拟现实设备,价格也不贵。但是先不说能否在设备的整体性能上超过他们,依附于他们的生态就像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或许未来哪一天就会掉下——毕竟人家还要靠自己的生态推广自己的产品赚钱。
有高端,也得有入门
眼镜类的虚拟现实设备正是为了降低体验成本而出现,从谷歌的Cardboard到ViewMaster,带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门槛低、价格便宜、量产也相对容易。如果说高端设备是法国大餐,那么成本低廉的眼镜就是老字号的街头小吃,不贵,但是却能带来美味的体验和饱腹的需求。然而产品同质化会比较严重,并且VR体验的画面质量也很一般。
国内这种类型的产品比较出名的就的“暴风魔镜”,这款产品很被看好,毫不夸张的说是暴风作为“妖股”的基础,自身拥有“暴风视频“APP作为视频内容聚合平台是其最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不对内容和周边硬件进行定制,对生态进行布局,仅仅通过门槛并不高的头戴式设备,很难在后期竞争中取得优势。但是作为阶段性的产品,他们的存有利于覆盖市场用户,拓宽渠道。
三星和苹果的定制VR设备,观望为主
三星和苹果这两家,占据了目前移动手机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自身有自己的硬件生态,在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不做VR都对不起自己手里的资源。Samsung Gear VR已经出炉,IPhone的VR眼镜专利也已经拿下。不过这俩势必是要做专属的定制设备,针对性明显。换句话说,自家的产品,只能支持自家的设备。而且价格也不会低到哪去。
有智能手机当自身的硬件后盾,加上开放的安卓平台和苹果自己的APP Store做基础,把VR设备加入自身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家庭中不会是什么难事,只不过研究VR相关设备只是构建他们自身产品生态的一部分,无法足够的开放和兼容。因此只能说,观望为主。
“VR+”概念的产物,一体机是否有未来?
一体机是最近才出现的VR设备。VR一体机就是具备个人处理器并且同时支持HDMI输入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具备个人处理器并且同时支持HDMI输入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是“VR+”——也就是VR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被传统行业融合的一个产物。
作为新产物,一体机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生态的构造方向,依靠成熟产业链和生产模式的支持,通过自身的Nibiru ROM覆盖完整的安卓和WINDOWS生态(所有安卓游戏可以进行平移,产生VR或者3D效果,另外添加了对于WIN10系统的支持)去带动资源发展。这种生态的覆盖,保证了一体机有丰富的内容支持,而借助传统成熟行业,保证了在硬件端的高集成度,这样看来,一体机在现阶段出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说明目前VR技术在不断成熟。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尽管秉承了其“VR+”的概念,但是目前只是第一代产品,对于能否发挥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生态优势,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未来经过快速迭代优化,会成为特定细分市场的霸主。
我们需要的是有生态的VR
现在虚拟现实设备的增多,说明了大家对于这块市场的认可,而国内虚拟现实设备购买的火热程度,似乎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虚拟现实未来光明的说法。然而爆发式增长所带来的未必是好事情。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设备超过了50种,多半是只有硬件产品,而缺少生态的支持,发布产品之后对于软件的支持和后续产品的改进都很无力,并且这种模仿还造成了自身生态的局限性,无法兼顾软件、工业生产、成本、盈利。还会造成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不同于国外巨头的丰富资源和研发能力,国内的虚拟现实厂商必须找到一个自身产品的出路——一个良好的生态。
硬件方面有着成熟的硬件和工业化支持,保证产品能够快速迭代更新。软件能够进行快速开发或移植,保证有足够的内容来吸引用户。通过前期内容吸引用户之后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引入更多的专属和高级内容。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产品的未来而不是只能通过炒作和噱头仅仅吸引一下眼球。同时一个良好的生态也能够促进整个VR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未来的设备,只有朝着更好的工业设计、更优秀的内容和更接地气的方向,紧密的贴合传统产业,才能够更好的具有竞争力。先走好生态这一步,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否则美好的未来终究只是自己给自己画的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