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8同城可谓动作频频,先后收购了驾校一点通、安居客、土巴兔等公司,并对公司架构和人员进行了大幅调整。很显然,姚劲波在下一盘大棋。
从这次公司架构的调整来看,58在由信息服务的轻模式,向O2O的本地生活服务转型。这样看起来又快又重的步伐,到底靠谱不靠谱?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用四个字表达了他的看法:谨慎看好。
我们回顾下姚劲波在邮件里,是如何描述58这次架构调整的。“在已经运行10年的分类信息业务群之外,我们成立了五个创新事业部和事业群,并直接向我汇报。”他所说的五个新成员,指的是房产事业群、二手车事业部等,同时58到家的组织架构不变。
可以看到,原本是58强势业务的分类信息业务,已经退居为58事业群中的一个,重要性显著下降。58的业务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向O2O,而这个原本只是58到家一个部分的业务。
在请教了几位行业人士后,考拉君把58转型O2O的原因总结如下:
1.有钱任性。上市的58资本支持确实比较充足,能支撑他们做这些尝试,即使中间有失误的地方,也不会变成灭顶之灾。
2.分类信息确实做不下去了。原因有这么几个,一是很多信息不准确,垃圾信息、重复信息太多,连姚劲波自己都说过很多用户是“边骂边用”;二是推广费用太高,很多线下的中介难以承受,因此很多矛盾难以避免;三是随着链家等中介在线上的崛起,58的模式受到了威胁。
3.“去中间化”的危机。以腾讯投资58为例,看上的是58作为线上平台的中间传播效果。但随着更多行业的互联网化,和垂直领域创业者的涌现,作为中间人的58面临“被革命”的风险。
4.老对手赶集上市在即,58需要给资本市场一个好故事。杨浩涌10号对媒体表示上市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点,目前财务都在按上市标准操作。面对老对手的迎头赶上,早上市的58需要给资本市场画一个更大的饼,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而对于58大步伐做O2O的优劣势,我们也一起来分析一下。
1.真的不差钱。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最近和一个创业者的聊天,他原本的O2O项目刚刚解散,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人愿意给的额度,不能达到可预见的烧钱数。事实上,他此前的项目运营的非常好,遗憾的是同行业涌入了一个太不差钱的连续创业大佬。他告诉考拉君的事情是,O2O原本不是一定要烧钱买用户,但面对烧钱的同行,你会被动的被带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2.有流量,移动端基础好。姚劲波此前曾公开说过对58的态度,“PC我可以不管,或维持现状,甚至可以输掉,但移动必须赢”,2013年58的移动事业部解散,老姚希望58所有的产品都是移动思路。从数据上看,58上市的时候移动占比是39%,而3月9日新发的Q4财报中这一比例是66%。对O2O来说,移动基础有多重要,不用多说。
3.收购和投资战略打的很准。顺为资本副总裁毛新说,他看O2O项目的起码标准是,online要明显提高效率,offline要切实做好服务,并可以规模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信息平台出身的58明显更擅长前者。尽管58内部在孵化的项目也不少,但要短时间内完成姚劲波想要的生态链显然不可能。这时候收购和投资显得比较明智,而58所选的驾校一点通、安居客等,原本在行业内都算做的不错的,对于保证线下服务来说是上上签。
4.要和美团、大众点评及一众创业者竞争。生活服务原本就是团购的一块领土,而且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都不错,按照黄渊普的推测,说不准哪天美团就会推出二手车业务。好巧不巧的,这三个的体量也相差不是太多,都算是中型平台。创业者就不用说了,遍布O2O各个领域,且不乏实力和资本相当扎实的。58要一个个突围,难保不是一场恶战。
5.58的逼格需要拔高。以58到家的美甲为例,和竞品河狸家比起来,明显后者的定位要更高端,延续了雕爷一贯的面向中产小资用户的习惯,而58从分类信息中积累下来的用户虽然覆盖广,但属于金字塔地段的人群,相对要屌丝一些。短期来看,58需要在提升逼格这件事上做功课。如果继续现在的定位,势必会造成用户流失,因为对用户来说,也是人往高处走的。
总结一下,58的转型其实是顺势,而又不得不为的事情。对一个想要做大的公司来说,它的护城河不可能单纯筑在信息层面,而一定会进化到产品上。对姚劲波来说,这样的调整更能激发团队的狼性,危机感才是动物世界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