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想法也是(投资)跟猎豹在整个全球战略上高度匹配的产品。” 在 CSMIC2015 移动互联网两岸年会的记者采访环节,猎豹移动 CEO 傅盛如是说。
战略投资构建工具矩阵,我一下子想到了小米生态链。看起来猎豹越来越“ 像小米 ” 了。
成立三年零三个月,小米现在已是中国手机一哥,估值达到 450 亿美元,风口上的这头猪越飞越高。资本神话面前,曾经“耻笑”过小米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潜移默化地小米化:凡客要做“一件真正好的白衬衣”;华为 Mate7 一机难求;魅族一口气推出千元机、手环、手表、路由器、电视等产品,想要打造围绕魅族手机的生态圈。和小米、雷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猎豹,更是越来越“小米化”了。
人人都想成小米,那人人都能成为小米吗?
国外版粉丝经济学
小米成功,粉丝经济功不可没。小米开发产品时,米粉出谋划策;小米上线新品时,米粉倾囊抢购;小米推广新品时,米粉奔走相告。被“为发烧而生”的口号感召而来,早期米粉俨然是小米公司的一分子,他们或是产品经理,或是测试工程师,或是公关经理,饱含深情的参与到小米的发展中,添砖加瓦,还乐此不疲。连黎万强的《参与感》一书,都把这称为“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从此,“粉丝经济”悄然走红,粉丝至上策略大行其道。
不少传统厂商郁闷了,这不是我们提了这么多年的“顾客是上帝”么?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深谙顾客至上之道。海尔张瑞敏砸冰箱,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苏宁靠着买空调就给安装,拉开了与其他空调厂商的差距。更不用说 OPPO 把这套理念用在海外,坚持在论坛收集用户需求和意见,不断完善改进,最终打造出一款受美国高端影音发烧友追捧的蓝光 DVD 机。一加手机在海外风生水起,靠的也是好产品加好服务再调动用户参与感。
移动互联网来了,顾客依然是上帝,只不过头衔换成了粉丝,工具变成了社交媒体。扁平化交流、实时化互动,小米做到了,猎豹也看到了。
不论是小米的高性价比,还是一加的“好产品”,最终都是落脚到产品,这是粉丝经济的基础。猎豹做的是工具 App,拼的是用户体验。以猎豹清理大师为例,猎豹在 App 中砍掉了不必要的功能,产品足够简单,用户使用效率足够高,没用陷入“多多益善”的意淫,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获得用户不难,维护粉丝不易。Google Play 是猎豹在海外移动端最重要的阵地。据说,猎豹会查看所有的低分评论,迅速做出回复;为了保证能让不同国家的用户都看懂回复,猎豹还在北京聘请了小语种的翻译,专门处理用不同语言给出的 1 分评论,西班牙语打 1 星就用西班牙语回,阿拉伯语打 1 星就用阿拉伯语回。Facebook 是用户的聚集地,猎豹专门建了 Facebook 台湾站粉丝页,“ 目前粉丝数已经超过一千万,这在全球的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粉丝当中应该是全球前 10 名,也是中国公司在 Facebook 上粉丝量最大的产品,粉丝的活跃度是其他官方产品大概三倍以”。
相似的平台策略
先说小米,凭借手机 +MIUI,已经形成“硬件 + 互联网服务”的生态,涵盖应用分发、云服务、游戏联运、主题商店、浏览器、电子阅读,以及底层互联网服务等。横向上扩充品类,推出平板、盒子、路由器、电视机等一些列产品;纵向上突破”手机公司“边界,布局移动医疗(小米手环、九安医疗)、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米币、小米支付、积木盒子等),不仅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更是移动互联网的平台。
猎豹也想做平台。没有小米手机、微信这样的超级入口,猎豹积极布局工具矩阵。以猎豹清理大师(Clean Master)为龙头,以移动安全、浏览器、桌面分发为侧翼,多点开花。目前,猎豹旗下的核心产品有:猎豹清理大师、CM Security、金山电池医生、金山毒霸、Photo Grid、猎豹浏览器、Duba.com 个人起始页、猎豹个性化推荐引擎、游戏中心、移动应用商店、Kingmobi 移动广告网络。截至 2014 年第三财季,猎豹移动目前在全球安装量超过 8 亿,移动月活跃用户(Mobile MAU)数字达到 3.407 亿,猎豹清理大师 (Clean Master) 在 Google Play 非游戏类应用中排名全球第一。
在此基础上,通过移动应用分发和游戏联运、精准广告营销来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以广告为例,凭借预装、运营商合作,猎豹移动前期与 Facebook Audience Netword、Google AdMob 等主流移动广告平台战略合作,成为跨平台的广告合作商,实现盈利。最近,猎豹跨过中间的合作伙伴,搭建自建广告平台,直接对接广告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优化精准广告投放机制,完善场景化的分发模式。目前猎豹也在尝试帮助一些中国公司做海外市场,并与猎豹平台再次形成互补合作。
翻版小米生态链
雷军说, 小米及其强调专注,自己只做三类五个产品,就是手机、平板、电视、机顶盒和路由器,其他全部是合作伙伴做的。为此提出了“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链”计划,希望将小米模式复制到 100 家企业,借力于小米的供应链和小米电商资源,以高性价比的产品“把对手逼死”。小米生态链目前已经投资了超过 25 家企业,推出了移动电源、加一耳机、小米手环、小蚁智能摄像头、小米智能插座、Yeelight 智能灯泡、小米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搭建起了小米硬件帝国的雏形。
与小米类似,猎豹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部门,在国内外进行了不少投资、并购,2014 年 3000 万美元收购网络营销公司品众互动,5000 万元投资创梦天地发力手游,还控股主打桌面美化的魔秀科技。与此同时,国内还在组建傅盛创业战队。据说猎豹、傅盛个人还投资了好几家公司,暂时还未对外披露。
最近猎豹还在台湾投入 1 亿元新台币,成立猎豹创业基金,想要投资与猎豹在整个全球战略有高度匹配的产品,完善猎豹的生态链。猎豹擅长工具类产品,本地化的服务和内容入口是突破点,接下来很可能也会投资一些 O2O 非生活类的应用,比如照片处理类软件,这些应用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系统工具类产品,加上猎豹旗下的自有产品,能够在软件层面搭建起猎豹的生态链,巩固、扩展猎豹到工具矩阵。
猎豹是不是小米?
小米之所以成为小米,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IT 公司小米化都没有水到渠成。想要做“一件真正好的白衬衣”的凡客在 2014 年双十一依然没有卖过优衣库,想要高端化的 Mate7 接过了“饥饿营销”的接力棒,想要打造自己生态圈的魅族依然“卡慢丑小糙”。
看起来最像小米的猎豹,也不会成为下一个小米。猎豹的产品,以工具为主,现阶段广告、分发、游戏联运,归根到底都是在“消费粉丝”,还是一种最初级的变现方式,猎豹的未来还应该是本地化,应该做内容和服务的入口。但工具起家的猎豹没有这样的基因。
小米化的猎豹,也依然有机会。傅盛是职业经理人,一直不排斥已经被验证过的成功商业模式。带领团队打造了 360 安全卫士后,2009 年离职后的傅盛创办可牛,推出可牛杀毒。最近推出的豹米空气净化大师,面向的也是被验证过的空净市场。在内容和服务入口方面,小米已经做了探索。一贯稳妥、灵活的猎豹,如果反应够快的话,依然大有机会。